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综述)
1885年,VonMonakow率先提出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这个术语,以后人们从脑血流、脑代谢、电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文章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定义、分类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楚冰;邵国富 刊期: 2001- 01
-
无嘌呤无嘧啶位点/氧化还原因子-1在缺血神经元DNA损伤中的修复作用(综述)
神经元缺血后,损伤因素可使其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此过程的起始阶段会出现包括碱基缺失、碱基改变和DNA链断裂在内的基因损伤.而无嘌呤无嘧啶位点/氧化还原因子-1则可能针对此过程进行基因修复.此外,它还可能参与调节调控激活物蛋白-1家族成员,通过其所发挥的转录因子作用间接地影响神经元DNA修复.......
作者:张巍;方琪 刊期: 2001- 01
-
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拮抗剂神经节苷脂GM1(综述)
神经节苷脂GMl是一种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拮抗剂,不直接作用于受体,而是通过阻止或抑制受体过度激活后所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来拮抗谷氨酸神经性毒性,不影响受体的生理活性,无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
作者:姚一;黄民权;陈长才 刊期: 2001- 01
-
脑缺血后胶质细胞分子改变及相互作用(综述)
脑缺血后的胶质细胞反应源于胶质细胞自身的缺血缺氧、胶质细胞之间以及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胶质细胞自身缺血缺氧是其反应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介绍脑缺血后胶质细胞Ca2+通道和谷氨酸受体的调节、胶质细胞缝隙连接改变、不同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胶质细胞激活机制.......
作者:汪长胜;霍正禄;杨瑞和 刊期: 2001- 01
-
一氧化氮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凋亡(综述)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元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一氧化氮作为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息分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
作者:姚瑜;俞惠民 刊期: 2001- 01
-
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综述)
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破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血脑屏障损害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文章就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作了综述.......
作者:海舰;丁美修 刊期: 2001- 01
-
神经细胞损害机制和保护治疗的若干进展(综述)
神经细胞损伤是卒中、脑外伤、中毒、神经变性等疾病的共同过程.进一步认识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准确掌握病程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治疗对策,改变传统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方式,突破血脑屏障的障碍作用,选择合适的神经保护剂,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打破细胞损伤反应的恶性循环,挽救受损神经细胞,预防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潘树义;王苏平;钟世镇 刊期: 2001- 01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分子机制(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的脑血管痉挛是SAH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然而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文章介绍了有关SAH对脑微循环,尤其是脑血管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林敬明;杨卫红 刊期: 2001- 01
-
自发性脑出血后凝血酶的毒性作用(综述)
自发性脑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凝血酶是常用的局部速效止血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神经毒性介质.作者着重综述脑出血后凝血酶对脑组织和脑血管的毒性作用,并介绍了几种凝血酶抑制剂,以期在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戴炯;李善泉 刊期: 2001- 01
-
肝素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前景(编泽)
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肝素并不能改善卒中病人的临床结局,但可以防止卒中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肝素可显著性地增加颅外出血的概率,非显著性增加颅内出血.有些试验在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且普通卒中病房的肝素抗凝治疗结果与肝素试验结论存在很大差异.基础实验证实,肝素能够抑制缺血性脑损伤过程的炎症反应,具有脑保护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的更为严格的肝素临床试验.......
作者:张在强;龙洁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北欧降温卒中研究
- 2 缺血性卒中后步行能力评估工具
- 3 右侧颈内动脉先天缺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4 伴有高血压的急性期后轻微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
- 5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深切缅怀钱贻简教授
- 6 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 7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卒中
- 8 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
- 9 缺血性卒中的分型:ASCO、CISS和TOAST的比较研究
- 10 解耦联蛋白4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 11 缺氧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变化的分子机制
- 12 Na+,K+-ATP酶与脑缺血
- 13 姜黄素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 14 脑出血后凝血酶的神经毒性作用
- 1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 16 神经细胞损害机制和保护治疗的若干进展(综述)
- 17 左心房黏液瘤并发多发性脑梗死: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18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
- 19 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识别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