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0期文章
  •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

    动脉溶栓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短、溶栓后出血以及再闭塞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技术在广泛开展和应用之前,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文斌;徐运 刊期: 2007- 10

  • 药物洗脱支架在防治颅内外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目前,有症状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多使用裸金属支架,但再狭窄发生率较高.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表明,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虽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药物洗脱支架支架置入术也是安全的,但是还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建红;陈赪;郭富强 刊期: 2007- 10

  • NR2B受体拮抗剂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脑缺血时的神经损伤与谷氨酸过度兴奋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有关.由于非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剂能影响所有NMDA受体而产生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选择性NMDA受体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NR2B亚单位拮抗剂主要分为哌啶衍生物、酰胺衍生物、脒衍生物、氨基喹啉衍生物等,主要代表药物有艾芬地尔、依利罗地.它们能选择性作用于NMDA受体NR2B亚单位,有望成为临床上安全......

    作者:杜旭辉;杨金升 刊期: 2007- 10

  • 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半球对卒中后失语康复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侧半球可能对左侧半球的语言处理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优势半球卒中失语右侧半球的代偿机制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半球对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何伯永;周广喜 刊期: 2007- 10

  • 雌激素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

    大量基础研究表明,雌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近年来激素替代疗法在临床观察中却未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雌激素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姜昭;周广喜 刊期: 2007- 10

  • 同型半胱氨酸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是血管性痴呆的前期阶段.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主要通过损伤血管壁结构及其功能而与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险峰;张国华 刊期: 2007- 10

  • Ephrin B2受体对皮质脑梗死远隔部位血管发生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脑梗死不仅是局部损伤,而且还会引起远隔缺血部位的继发性损伤,这种继发性损伤会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EphrinB2受体(EphB2)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修复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特异性抑制剂阻断脑内EphB2的作用,能促进实验性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改善神经功能,并可能影响远隔部位血管发生和神经可塑性,有望成为减轻脑梗死远隔部位损伤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新途径.......

    作者:侯清华;曾进胜 刊期: 2007- 10

  • 急性脑血管病的连续脑电图监测

    连续脑电图(CEEG)运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监护已有近30年时间,但临床上尚未将其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15年来,CEEG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实时监测急性缺血和癫(癎)方面,为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文章就CEEG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作者:王大明;胡浩宇 刊期: 2007- 10

  • 脑红蛋白的神经保护机制

    脑红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球蛋白家族新成员,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为了探明脑红蛋白的作用机制,已提出了众多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文章就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作者:刘开东;周定标;尚爱加 刊期: 2007- 10

  •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后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建立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基础之上,这种可塑性改变能代偿受累脑区丧失的功能.神经康复治疗能通过增强皮质重组实现神经功能部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有效改善皮质兴奋性的无创性方法.文章综述了rTMS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安洁;程焱 刊期: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