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细胞因子与脑出血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1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1、IL-6和TNF-α具有促进脑水肿和炎症反应作用,IL-10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秀;陈忠伦;李作孝 刊期: 2004- 05

  • 胱硫醚β合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脑梗死

    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管性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胱硫醚β合酶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早发性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胱硫醚β合酶基因多态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刘怀翔;张哲成 刊期: 2004- 05

  • CADASIL的研究进展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与Notch3基因突变有关,该基因的突变引起一系列的生化、病理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CADASI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只有与神经影像学检查、皮肤活检和基因检测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韩红星;张晨;李湘青 刊期: 2004- 05

  • 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血管内治疗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梭形动脉瘤的处理不仅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也是目前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治疗的难点.文章就颅内梭形动脉瘤的流行病学,支架结合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前后用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晓赟;李牧;肖福顺 刊期: 2004- 05

  • 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进行积极、及时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卒中康复的理论基础、时机、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李友莲;戚晓昆 刊期: 2004- 05

  • 突触可塑性相关物质及其在脑缺血后的变化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探讨突触可塑性相关物质及其在脑缺血后的变化对于揭示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樊敬峰;吕佩源 刊期: 2004- 05

  •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

    随着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开展,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已引起广泛重视.对于其发生机制、临床监测和治疗方法等问题尚在研究探索中.......

    作者:李艳红;姜卫剑 刊期: 2004- 05

  •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近年来提出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管并发症新的独立危险因素.造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因素主要有营养因素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后者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基因危险因素目前还存在争论.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也进行了一些研究.......

    作者:林小慧;李娜;董玉娟 刊期: 2004- 05

  • 细胞因子在脑缺血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免疫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后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调节损伤过程免疫反应的关键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可促进脑缺血损伤,而白细胞介素-10等可抑制损伤.文章就近年来在脑缺血损伤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有关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作了介绍,以为研制治疗脑缺血的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张莉;杜冠华 刊期: 2004- 05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近年来,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重要方法,但对其疗效、并发症及术中相关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文章就其发展历史和新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

    作者:吴青;刘春风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