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11期文章
  • 脑缺血与Alzheimer病的老年斑

    老年斑是Alzheimer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血液供应障碍可能是大多数Alzheimer病患者发病的初始病因.文章对脑缺血与Alzheimer病脑内老年斑之间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闫福岭;郑莹;洪震 刊期: 2006- 11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是主要由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支持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发育、分化和损伤后修复,并通过调节海马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诱发和维持海马和皮质长时程增强效应,改变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可塑性等机制,参与海马依赖性学习和记忆过程,并可能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冰清;王玉良 刊期: 2006- 11

  • 小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小脑梗死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随后病情可能恶化并威胁生命.早期明确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及时的外科干预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波;姜智南 刊期: 2006- 11

  • 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处于正常衰老和轻度Alzhimer病(AD)之间的过渡阶段,向AD转变的风险很高,如能早期诊断并予以干预则有助于延缓病程.文章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神经心理学特征、遗传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宇辉;张志珺 刊期: 2006- 11

  •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小分子激动剂研究进展

    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于Trk受体酪氨酸激酶后能激活细胞内磷酸肌醇3-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开发非肽类小分子Trk激动剂以及神经营养因子模拟物,能够在激动Trk受体信号转导的同时避免神经营养因子的诸多缺点,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卞雷斯;刘振国;王文安 刊期: 2006- 11

  •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与信号转导的研究现状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是一类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受体包括Trk和p75受体,这两类受体通过引发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生物学效应.两类受体之间又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神经元的发生、存活、损伤、修复和死亡.......

    作者:黄延红;黄瑾 刊期: 2006- 11

  • E-选择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E-选择素为可诱导性黏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多种因子相关.文章主要综述了E-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NF-κB和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的关系,以期为E-选择素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提供帮助.......

    作者:苗佳音;梁庆成 刊期: 2006- 11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指标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各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从神经心理学、影像学、电生理学、生物学和基因方面对VCI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邱燕东;石胜良 刊期: 2006- 11

  • 脑小血管病变

    脑白质和中央灰质的小血管病变(SVD)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亚型,小血管病变痴呆的特点是认知障碍的功能障碍型,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失衡、失禁和情绪障碍.SVD在健康成人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也比较常见,很容易被影像技术所显现,但难以与混合性SVD/AD相鉴别.文章就SVD的研究进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李华;徐格林;赵文新;周国庆 刊期: 2006- 11

  • 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选择素是黏附分子的一个家族,由P-选择素、L-选择素和E-选择素组成.这3种黏附分子均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过程.P-选择素在激活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达,而E-选择素仅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两者共同介导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黏附.L-选择素主要在白细胞表达,介导白细胞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滚动接触.......

    作者:吴刚;张世明 刊期: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