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YKL-40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YKL-40(人软骨糖蛋白-39)是一种新发现的炎性因子,属于哺乳动物18-糖基水解酶家族成员。既往研究表明,YKL-40与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等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YKL-40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YKL-40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迁移和增殖、促进细胞黏附和增殖以及调控细胞外基质重构等作用。YKL-40的检测对于......

    作者:吴雪松;储照虎;徐阳;赵学廉 刊期: 2011- 08

  • 卒中的流行病学:基于人群的研究

    2007年以来发表的多项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卒中的流行病学已发生变化:高收入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作者:宋歌;赵晓峰;国云红;谢宜南;王舒 刊期: 2011- 08

  • AMP-活化蛋白激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作为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在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AMPK在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多;近年来,AMPK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及酸中毒、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发现,卒中后人为调节AMPK活性可改变神经细胞结局。因此,AMPK有......

    作者:艾山江·玉苏甫江;党辉;朱沂 刊期: 2011- 08

  • 牙周病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缺血性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章对牙周病与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波;王荔 刊期: 2011- 08

  •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学

    青年缺血性卒中对患者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可导致死亡、残疾、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神经科医生在面对疑似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时,诊断的大挑战是查明病因。文章就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学诊断及其相关的一些疾病和功能障碍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海江;张雪彤;朱昱;艾青龙 刊期: 2011- 08

  • 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亚型,也是导致老年血管性认知障碍或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SVD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皮质下微小动静脉病变,主要引起皮质下腔隙性梗死、白质损害、微出血等病理学改变。有证据表明,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脑屏障损害可导致小血管结构和血管周围改变,可能是引起SVD的初始因素。遗传易感性亦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陈飞;徐运 刊期: 2011- 08

  •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及其依从性

    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依从性并不理想。在影响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因素中,性别、年龄或病情严重程度与依从性的相关性尚无明确结论,但已婚、医疗报销比例较高、对疾病认识较好、早期干预、医生的重视程度和医患关系良好可改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作者:王秋婷;黄朝云 刊期: 2011- 08

  • 卒中的性别差异

    卒中的性别差异日益受到关注。男性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年龄组别之间以及人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男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更多见。研究显示,男性卒中死亡率较高,但是女性因卒中发病时年龄较大,症状更严重,因此预后也较差。女性卒中后抑郁症较为多见,生活质量较低。女性卒中多累及脑皮质,非典型症状更为多见。男性和女性均可从溶栓和卒中单元治疗中获益,接受抗凝治疗的女性心源性卒......

    作者:丛林;姜海涛;闵连秋 刊期: 2011- 08

  • 妊娠和产后期卒中的危险因素

    妊娠和产后期女性的卒中风险增高,尤其是在妊娠末期和产后期,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妊娠和产后期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先兆子(癎)/子(癎)、心源性栓塞、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其治疗措施与非妊娠患者相似,包括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但需注意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作者:张旭;王金荣;崔朝勃 刊期: 2011- 08

  • 有高血压史的脑梗死患者G蛋白β3亚基基因C825T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基(Gproteinβ3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和有高血压病史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10名4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和92例原发性高血压、80例有高血压史的脑梗死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进行检测,记录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并测定体质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totalcholest......

    作者:王惠凌;李震中;张军峰;王志尊;史福平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