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在以血管重构为特征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和表达,影响脂蛋白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在血管壁的吸收和代谢,进而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重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重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及其评价手段,对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旭静;黄久仪;王桂清 刊期: 2006- 03

  • 脑白质疏松

    脑白质疏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CT表现为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弥漫性低密度带,在MRIT2加权像上为弥漫性高信号.小动脉病变导致的白质纤维脱髓鞘是发生白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脑白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敏;曹秉振 刊期: 2006- 03

  • 白细胞介素17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促炎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因此可能是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综述了IL-17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梁庆成;马春丽;杨春晓 刊期: 2006- 03

  •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二级预防和高危患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直接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大有在全球流行的趋势.如何及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危患者,氯吡格雷在这些患者二级和一级预防中究竟有哪些作用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正在进行的氯吡格雷用于高度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危险和缺血的稳定性、处理及规避(CHARISMA)试验将对此进行有益探索.......

    作者:苏克江;高宗恩 刊期: 2006- 03

  • 汉字阅读加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对阅读基本机制的了解是研究失读症发病机制和对失读症进行康复治疗的基础.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能显示活体脑内神经活动状态的成像方法,近年来被用于语言学尤其是汉字阅读加工机制的研究.本文对汉字单字加工的偏侧化以及是否存在汉字认知加工的特异脑区等进行综述.......

    作者:张娜;翁旭初;罗本燕 刊期: 2006- 03

  •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缺血性脑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主要分子之一.文章重点阐述了ICAM-1在脑缺血时的表达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探讨了脑缺血时ICAM-1与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抗黏附分子治疗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王敏;曹秉振 刊期: 2006- 03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许多临床试验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声表现的不同角度探讨了相应参数与脑梗死及其亚型之间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然存在许多争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夏煜;倪秀石 刊期: 2006- 03

  •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舒血宁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舒血宁20mL静滴,1次/d共15d;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维脑路通0.4g静滴,1次/d共15d.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取静脉血4mL测定血浆LPA和PA水平,......

    作者:张海欣;顾俊琴;赵淑琴;王贺存;胡磊 刊期: 2006- 03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动态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4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后6h、12h、1d、3d、7d、14d组,每组6只.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vans蓝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AQP-4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动态变化.结果:(1)血肿周围AQP-......

    作者:王建平;刘佳 刊期: 2006- 03

  • 缺血性卒中的抗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是一组症候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小卒中、腔隙性梗死和脑梗死.尽管它是可治之症,但卒中和小卒中发病后5年内仍然有20%~40%的患者复发,因此防治复发性卒中是今后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