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学机制,国内外研究一直无一致结论.目前认为,PSD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杨玲俐;张志珺 刊期: 2008- 04
-
少突胶质细胞变性与Alzheimer病
Alzheimer病(AD)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的证据表明,髓鞘形成和随后的脱失与AD有关,因为晚期产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独特易损性使髓鞘脱失在AD早期改变中占据核心位置.髓鞘脱失破坏了高度依赖神经冲动同步化的大脑功能,终导致皮质联合区域功能的断联和随后的神经元脱失.同时,在AD大脑中存在多种使少突胶质细胞变性的机制.因此,阐明其具体机制可帮助更好地了解AD,从而为其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刚;陈应柱;赵合庆;包仕尧 刊期: 2008- 04
-
甲状腺疾病与脑血管病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脑栓塞与甲状腺毒性心房颤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0.1mU/L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毒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亦显著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脑静脉血栓形成、烟雾病和巨细胞动脉炎;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密切关系.但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这种联系尚不明确.......
作者:孙亚鸣;刘春风 刊期: 2008- 04
-
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局灶性脑梗死会引起顺行性和逆行性远隔部位的继发性损害,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在一定时间内会逐渐进展,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梁志坚;曾进胜 刊期: 2008-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出血性转化
溶栓能有效治疗缺血性卒中,但有导致出血性转化的风险.许多研究显示,出血性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血脑屏障破坏、增加血管通透性密切相关.血浆MMP-9水平增高可作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脑缺血早期应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有可能降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杨晨辉;范洪光;刘莹;张祥建 刊期: 2008- 04
-
美金刚与血管性痴呆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之一,谷氨酸是脑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美金刚是一种中等亲和力、非竞争性、电压依赖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滞剂,能够阻断NMDA受体介导的胞内Ca2+超载,避免兴奋性毒性,可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作者:任永富;刘合玉 刊期: 2008- 04
-
Nogo-A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是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其中Nogo-A是少突胶质细胞合成的一种重要抑制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模型中,Nogo-A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针对Nogo-A及其下游通路的治疗措施,能有效促进轴突再生和改善神经结构可塑性,促进功能恢复,为人类脑血管病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作者:陈艳;李长清 刊期: 2008- 04
-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既往研究已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但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是否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及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分析了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雅玲;董强 刊期: 2008- 04
-
白细胞介素-8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中明显升高,通过趋化因子受体途径诱发和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慧;何俊瑛;高玉林;李伟皓;孔伟丽;邹月丽;孙伟 刊期: 2008- 04
-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节段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疾病,常累及肾动脉和颈动脉,是年轻人缺血性卒中的原因之一.随着各种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FMD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文章对FMD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钟池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 2 病灶侧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 3 缺血预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胱天蛋白酶与神经元凋亡
- 4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5 脂蛋白脂酶与神经系统疾病
- 6 内皮祖细胞对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治疗作用
- 7 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降压治疗:J曲线现象
- 8 偏侧颅骨切除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 9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损害
-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皮质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元素1表达的影响
- 1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远期复发风险
- 12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具有良好的转归
- 13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和抗生素治疗
- 14 成年中枢神经发生与脑损伤治疗
- 15 姜黄素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 16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暂时性恶化后的转归
- 17 卒中后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 18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 19 AMP-活化蛋白激酶对氧葡萄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HMGB1释放及其介导的BY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 20 卒中后失语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