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自噬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成分降解过程,分为启动、延伸、成熟以及自噬体降解等不同阶段,其作用与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自噬在饥饿、低氧等情况下适度激活,可促进细胞存活;而在脑缺血时过度激活,可导致细胞裂解和促进细胞死亡.预处理可能通过适当激活自噬而产生缺血耐受作用.自噬受到多种蛋白激酶、凋亡分子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的严格调控.......

    作者:王燕梅;徐恩 刊期: 2012- 03

  • 氯吡格雷抵抗与卒中防治

    氯吡格雷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基本药物,被多国卒中治疗指南所推荐,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不少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经过规范氯吡格雷治疗后仍然复发卒中,因此必须重视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文章对氯吡格雷抵抗的生化机制、基因多态性、实验室检测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立安;张世军;徐安定;宋雪文 刊期: 2012- 03

  • 趋化因子CXCL16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趋化因子,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chemokineligand16,CXCL16)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有关.......

    作者:马翠苓;潘旭东;马爱军;宋双;王琨 刊期: 2012- 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障碍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近年来,尽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SAH后缺血性脑损伤被认为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SAH后脑微循环障碍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SAH后脑微循环障碍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沈唯薇;谢宗义;程远 刊期: 2012- 03

  • 血液生物学标记物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转归

    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寻找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并对其干预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脑利钠肽、和肽素、血脂、血糖等血液学指标均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转归有关.......

    作者:杨梨;李长清 刊期: 2012- 03

  • 高血糖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

    高血糖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患者中很常见,而且与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cerebralischemia,DCI)具有重要联系,并可导致预后不良.文章对aSAH后血糖升高的机制、引发DCI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

    作者:谭昌洪;陈莉芬 刊期: 2012- 03

  •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预防痴呆的发生.文章对缺血性卒中引起认知损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昱;齐馨馨;王艳;艾青龙 刊期: 2012- 03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胚胎发育和多种疾病的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日益得到重视.VEGF在出血性脑血管病时表达上调,在脑出血中起着保护作用,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尚有争议.VEGF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尚需更多研究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此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作者:褚鹤龄;唐宇平;董强 刊期: 2012- 03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治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一致.理论上,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Rho激酶、清除氧自由基和拮抗内皮素受体等措施能防治CVS,但各类药物的实际临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改善临床转归方面.3H治疗的临床应用因存在诸多潜在并发症而受到限制,而动脉内介入治疗则受到技术、设备、适应......

    作者:何晟;柯开富 刊期: 2012- 03

  •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病例系列研究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因颅内动脉狭窄而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自膨式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组,比较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显著残余狭窄发生率.收集术后1、3、6、12和24个月时定期门诊或住院随访的临床和血......

    作者:葛树勇;李敏;葛良;张海峰;刘玲;殷勤;陈光辉;张仁良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