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大型临床试验

    阿司匹林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文章介绍了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较有影响的大型临床试验及其汇总分析.......

    作者:杨卫红;林敬明 刊期: 2002- 04

  •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进展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其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三维(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可脱性动脉瘤衬里结合弹簧圈技术、双微管技术和双重处理技术.......

    作者:张静波;吴中学 刊期: 2002- 04

  • 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移植

    问充质干细胞具有跨胚层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神经细胞,并对脑缺血、脑外伤和脊髓损伤等疾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改善作用,是神经细胞移植的理想供体.文章就问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细胞移植中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卓本慧;李廷玉 刊期: 2002- 04

  • 卒中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卒中是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目前所研究的卒中相关基因大致分为4类:高血压相关基因、载脂蛋白基因、凝血相关基因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

    作者:陈立云;刘冰;黄如训 刊期: 2002- 04

  •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易感基因,该基因的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血性卒中、心血管病、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性.......

    作者:朴翔宇;陶定波 刊期: 2002- 04

  • 化学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化学预处理是继缺血预处理之后,近几年来出现的有关组织保护研究领域的新兴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化学预处理的概念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化学预处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勇峰;李红戈;黄振秀 刊期: 2002- 04

  •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是导致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此,有关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栓塞技术和材料以及治疗的并发症更加引起人们关注.......

    作者:朱刚;胡章雪;王宪荣 刊期: 2002- 04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刃剑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加.以往,人们注重的是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毒性,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一些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尚有神经保护和促进修复等作用.因此,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双刃剑作用.......

    作者:梁庆成;吴云;孙峣;吕海燕;朱艳华 刊期: 2002- 04

  • 茶多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等一样是断链还原剂.在人体试验中,茶多酚可抑制多种酶,包括环氧酶、脂质氧化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缓解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倾向;此外,茶多酚还可调节动脉壁构成细胞的功能,抑制其所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茶多酚不仅能直接清除水相和脂相自由基,保护α-维生素E、维生素C等,还......

    作者:吴文华;吴镇洲 刊期: 2002- 04

  • 引流静脉与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和消长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生长增大或维持不变、缩小甚至消失,与发生区的引流静脉数量和形态变化有重要关系.因此,可从引流静脉角度推测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原因和消长规律.......

    作者:亓卫国;吴中学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