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颈部动脉夹层分离的治疗

    颈部动脉夹层分离(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eAD)是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常为局部面部疼痛、Horner综合征和缺血性卒中。随着无创性影像学的发展,很多CeAD患者得到早期诊断。血栓栓塞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及时予以抗凝治疗是合理的。然而,抗凝药有可能导致壁内血肿扩大,因此也有人支持抗血小板治疗。不过,这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尚待随机试验证实。近完成的卒中患......

    作者:颜艳;周志明 刊期: 2015- 12

  • 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和治疗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级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smal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UIA)被偶然检出。研究表明,成年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UIA)的患病率为2%~3%,其中2/3以上为直径......

    作者:刘洪材;程远 刊期: 2015- 12

  • 硫氧还蛋白与脑缺血

    缺血性脑损伤与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脱失、炎性反应等密切相关。硫氧还蛋白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抗氧化系统,在对抗氧化应激损害、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硫氧还蛋白系统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硫氧还蛋白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雯;王雪蕊;杜斯琪;姬彩硕;刘存志 刊期: 2015- 12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后卒中风险显著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就TIA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便对TIA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风险评估及分层,进而制定及时合理的治疗策略,从而降低卒中风险。......

    作者:陈培;裴璐璐;许予明;宋波 刊期: 2015- 12

  • 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转归

    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关键因素。文章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侧支循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聪;韩杰 刊期: 2015- 12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变异性:预测价值和干预靶点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常出现血压增高并引起血压的大幅波动。血压变异性分析可对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进行量化并对缺血性卒中的转归提供可靠的预测信息。在降低血压平均值的同时,降低血压变异性能使患者获得更大益处。文章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对其转的预测价值以及血压变异性作为干预靶点的可能性进行了综述。......

    作者:热那古力?阿不来提;朱沂 刊期: 2015- 12

  • 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衍生物,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维生素D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例如调节血压、血糖、神经保护、免疫等,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发病和转归密切相关。此外,也有研究者从基因角度对维生素D与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不过,现有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年来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发......

    作者:刘永胜;潘旭东;赵洪芹 刊期: 2015- 12

  • 卒中后疲劳

    卒中后疲劳是独立于抑郁的一种常见卒中后症状。卒中后疲劳可影响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康复以及生存质量,与死亡率增高存在关联性。识别卒中后疲劳的危险因素及明确诊断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文章就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梁金凤;岳莹莹;袁勇贵 刊期: 2015- 12

  • Toll样受体2与缺血性脑损伤

    本文阐述了Tol样受体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和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丁晓蔚;孟强 刊期: 2015- 12

  • 男性卒中患者的性功能障碍

    作为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方面,性功能和性满意度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卒中患者的恢复目标通常包括恢复功能活动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有关性功能的恢复目前尚未可知。文章对男性卒中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金华;辛家厚;陈伟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