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卒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基因是卒中遗传易感性研究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但ACE基因多态性与卒中的相关性还存在着争议.文章就近年来有关ACE基因多态性与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艳辉;许虹 刊期: 2013- 05
-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及其机制
在临床实践中,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伤的现象较为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避免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文章就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和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郭丹丹;艾青龙;李玉兰;杨有仙 刊期: 2013- 05
-
微小RNA: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靶点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nt的非编码小RNA,可与其靶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互补结合,直接降解靶基因或抑制其编码蛋白质的翻译,广泛参与发育、代谢、凋亡以及多种疾病过程.研究表明,miRNA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卒中后的保护和修复机制的调控.......
作者:卢俊江;韩江全 刊期: 2013- 05
-
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是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镁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的多种过程,有研究显示,镁可减少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文章对不同群体中镁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冯倩;赵中 刊期: 2013- 05
-
无症状脑梗死研究进展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主要靠颅脑影像学诊断,多见于老年人群,被认为是有症状脑梗死和认知损害的早期临床阶段.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病、心房颤动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相关血清生物学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尿酸、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文章就SBI的影像学特征、危险因素、血清生物学......
作者:吴滢;钟萍 刊期: 2013- 05
-
不同亚型缺血性卒中的遗传学
卒中是一类复杂性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发现大量与卒中相关的候选基因和易感区域.文章对不同亚型缺血性卒中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白文;李芸;张治中;徐格林 刊期: 2013- 05
-
抗血小板药抵抗与卒中防治
大量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能使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平均降低22%.然而,许多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期间仍出现血栓形成事件,这被称为“抗血小板药抵抗”.其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3%~85%,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28%~44%.抗血小板药抵抗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药物生物利用度下降、基因多态性、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被激活、循环血小板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已有多种......
作者:杨钊;刘建荣 刊期: 2013- 05
-
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管饲方法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是指原先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是导致卒中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是SAP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早期正确管饲避免误吸预防SAP,对于卒中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预防SAP的管饲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国强;刘国荣;王宝军 刊期: 2013- 05
-
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CT血管造影研究
目的采用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变异,提高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各种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CTA图像,数据由16层螺旋CT扫描仪采集,全部图像经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对颅内椎基底动脉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在435例受试者中,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4)对称183例(42.07%),不对称252例(57.93%);左侧V4段发育不良27例(6.......
作者:曾少庆;江桂华;马晓芬;田军章 刊期: 2013- 05
-
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infarction,ATI)的关系.方法纳入ATI患者(ATI组)和同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史的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作者:魏伟民;李素婷;黄桑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GDNF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2 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 3 男性饮酒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 4 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卒中
- 5
- 6 颈动脉损害B型超声图像计算机分析和肉眼观察的比较
- 7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 8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9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处理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声明
- 10 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
- 11 脑梗死患者的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
- 12 颅内血管成形术好采用局部麻醉
-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4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缺血性脑损伤
- 15 尿酸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16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 17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
- 18 缺血性卒中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9 Keap1-Nrf2-ARE通路与脑缺血
- 20 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