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日益引起重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可改善认知功能.解除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改善可能与脑血流灌注增加、白质病变减轻以及无症状腔隙性梗死发生率降低有关.......
作者:陈祥慧;肖军 刊期: 2008- 09
-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卒中风险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总称,其主要组分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因其与卒中危险因素存在部分重叠,从而决定了代谢综合征与卒中的密切相关性.无论单个危险因素,还是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都影响着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滑蓉蓉;吴升平 刊期: 2008- 09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S100B蛋白与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密切相关.S100B作为特异性脑源性蛋白,不同的剂量水平可呈现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学效应,其浓度能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文章对MMP-9和S100B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多姿;郭富强 刊期: 2008- 09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缺血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异常,提示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尤其是MMP-2、MMP-3和MMP-9,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MM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作用、影响其表达的因素及有关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可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龙慧;汤永红 刊期: 2008- 09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12例TIA患者和62例对照者的血浆Hcy浓度,分析Hcy浓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血浆Hcy浓度<10.0μmol/L组相比,血浆Hcy浓度10.0~14.9μmol/L组(OR=2.450,95%CI1.091~5.502)和≥15.0μmol/L组(OR=5.16......
作者:肖佩荣;钟建国;侍海存;王瑶;宋维庚;周桂龙;沈媛;孙晟;王根娣 刊期: 2008- 09
-
针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灶髓鞘再生的影响
目的:从神经功能恢复和髓鞘形态学变化的角度探讨针刺对受损脑髓鞘的保护作用.方法:89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n=21)、模型组(n=21)、早期针刺组(n=21)、晚期针刺组(n=21).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针刺,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Pal-Weigert髓鞘染色法观察神经功能和缺血灶髓鞘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在术后2.5h......
作者:段建钢;刘鸣 刊期: 2008- 09
-
急性卒中临床处理指南
1引言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53000人罹患卒中,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
作者:澳大利亚国家卒中基金会专家工作组;崔贵祥;殷翠萍;夏文;项鑫;罗月贝;刘爱芬;焉传祝;李义召 刊期: 2008- 09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争论
自从发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相关联以来,围绕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针对缺血性卒中预防性治疗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作者:苏克江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再通治疗
- 2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2年的临床转归
- 3 神经电生理和经颅多普勒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
- 4 阿司匹林抵抗与缺血性卒中
- 5 糖尿病与认知损害:病理生理学机制
- 6 血浆内皮功能标志物在心脑血管病中的意义
- 7 活化蛋白C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8 女性超重对不同卒中类型的影响不同
- 9 亚低温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10 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
- 11 己酮可可碱、丙戊茶碱和pentifylline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12 合金装置置入法可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性
- 13 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与谷氨酸的相互作用
- 14 高血压患者卒中发病后的收缩压控制与病死率
- 15 神经发生及其对实验性卒中康复的影响
-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
- 17 放射外科治疗能降低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风险
- 18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灶体积、严重程度和病因学分型的相关性
- 19 高血糖与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性
- 20 动态血压监测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