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7期文章
  •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

    侧支循环是在正常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时,机体为保证组织供血而主动启用或新生血管,从而建立新的血液循环途径.文章主要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凤芹;张菲菲;石向群 刊期: 2015- 07

  • 血清白蛋白与缺血性卒中

    在中国,缺血性卒中已成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证实,低白蛋白血症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转归.文章就血清白蛋白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低白蛋白水平的病因、白蛋白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和如何补充白蛋白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重视,及时和合理地补充营养.......

    作者:杜小静;马建军;李学;杨红旗 刊期: 2015- 07

  • 尿酸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不过,大量研究显示,尿酸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强机体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组织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卒中患者转归.通过探讨尿酸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为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卢丹丹;王京;王佩 刊期: 2015- 07

  • von Willebrand因子、因子Ⅷ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vonWillebrand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和因子Ⅷ(factorⅧ,FⅧ)在血液中以复合物形式存在,活化后可介导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血液中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vWF和FⅧ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病因分型、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相应拮抗药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药物有可能成为更有优势的抗栓药.......

    作者:陈新悦;李双;毕国荣 刊期: 2015- 07

  • 他汀类药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残疾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业已证实,早期脑损伤(earlybraininjury,EBI)和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导致SAH后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导致CVS和EBI的因素很多,包括一氧化氮、内皮素、氧合血红蛋白和促炎细胞因子等.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陈军辉;王玉海 刊期: 2015- 07

  • 缺血性卒中的性别差异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绝经后女性的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并超过男性,女性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在2050年之前将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卒中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主要表现在女性的发病年龄高、危险因素多、及时治疗率低和总体预后差等方面.女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性激素暴露、染色体遗传、社会地位等.研究女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以及影响诊疗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降低女性卒中发病率、......

    作者:嵇碧莹;徐运 刊期: 2015- 07

  • 姜黄素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是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根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感染、心脏保护和抗肿瘤等特性.近的研究显示,姜黄素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抗脑水肿和抗炎症等机制在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对姜黄素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牛丽辉 刊期: 2015- 07

  •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分别在入院后24h内以及3d、7d和14d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后90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价临床转归情况,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2例,其中转归良好组18例,转归不良组14例.转归良......

    作者:祝琳;白海威;刘青蕊 刊期: 2015- 07

  • 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的关系

    目的探讨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和非眩晕性头晕组,并以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超过1.0mm定义为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比较各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和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情况.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117例,眩晕组4......

    作者:李晓荟;姜树军;刘平;熊斌;刘鹏;岳阳;段博;张燕;边洋 刊期: 2015- 07

  • 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缺血皮质胱天蛋白酶-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AMPK抑制剂组,每组12只.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AMPK抑制剂组在插入线栓时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C(20mg/......

    作者:赵卫华;苏玲;郭再玉;张合亮;杨国巍;田思思;李博;张青燕;李绍山 刊期: 201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