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慢性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生长因子-β以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增高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缺血性卒中早期检测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黄惠敏;王涛 刊期: 2007- 06
-
卒中临床路径实施概述
文章介绍和总结了国外目前卒中临床路径实施的概况,包括临床路径的简介、卒中临床路径的模式、实施效果(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卒中临床路径的制订.......
作者:杨时鸿;黄燕 刊期: 2007- 06
-
高血压与卒中
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血压水平与卒中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各种血压参数、不同高血压类型与卒中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
作者:茹小娟;王文志 刊期: 2007- 06
-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菌株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选择发病1周内的脑梗死住院患者(病例组,n=70)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门诊体检人群(对照组,n=30),检测血清HPIgG抗体和HPCagA阳性菌株IgG抗体的浓度和阳性率,调查两组传统高危因素分布情况、生活习惯、幼时和成人期社会经济状况,探讨HP和CagA阳性菌株血清抗体浓度......
作者:李晓红;尹琳;刘萍 刊期: 2007- 06
-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点.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观察56例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性和171例非HCMV活动性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同时比较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血管危险因素.结果:HCMV活动性感染组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以及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
作者:张美英;高玉林;何俊瑛;李震中;邸卫英 刊期: 2007- 06
-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形成的形态学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ICA-PCoA)动脉瘤形成的形态学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ICA-PCoA动脉瘤患者(41例)和非脑动脉瘤对照者(30例)的病历资料.根据脑血管造影片,测量ICA-PCoA动脉瘤患者和对照者颈内动脉C1段、C2段夹角,并对患侧、对侧及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CA-PCoA动脉瘤患者年龄31~73岁,平均(49.6......
作者:何旭英;段传志;李铁林;徐如祥;汪求精;练学淦 刊期: 2007- 06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治疗的争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高血压相当常见,但对其是否需要治疗始终存在争论,支持者认为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转归,反对者则认为治疗无效甚至有害.文章就此对近年来这两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作者:苏克江;高宗恩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动态血压监测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 2 钙通道阻滞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3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脉内溶栓治疗
- 4 中国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
- 5 静脉溶栓治疗钝伤性颈动脉夹层分离所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6 非高血压性颅内出血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
-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炎症机制
- 8 根据近端钙化和水母征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缺血性卒中
- 9 引流静脉与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和消长
- 10 颅骨切除减压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试验(DECIMAL)
- 11 Toll样受体2与缺血性脑损伤
- 12 右侧大脑半球结构完整性可能有助于预测卒中后言语流畅性
- 13 信号素3A诱导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与PI3K/Akt通路有关
- 14 水下跑步机行走有可能提高卒中后的运动能力
- 15 急性卒中患者瘫肢主动运动的预后价值和影响因素
- 16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识别及预防
- 17 他汀类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卒中预防
- 18 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 19 高危患者保护性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比较
- 20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抑郁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