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2期文章
  •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损害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多数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对认知损害有直接影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置入术,可不同程度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颈动脉疾病患者认知损害的机制可能与低灌注、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以及脑自发栓子形成有关.......

    作者:张利贞;周俊山 刊期: 2012- 02

  • 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损害,其机制十分复杂.近的研究显示,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CMB)与VCI存在相关性.文章对CMB与VCI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伟;杨毅 刊期: 2012- 02

  • 全脑低灌注型血管性认知损害动物模型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临床综合征.寻找一种生理学可控且可复制的动物模型,对于VCI病理生理学过程的系统研究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评价至关重要.......

    作者:孟楠;吕佩源 刊期: 2012- 02

  • 缺血后处理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和IP组,后2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再分为6、12、24、4......

    作者:吕敬雷;王国峰;王鹏;赵仁亮 刊期: 2012- 02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行CAS治疗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2h、7d、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在6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观察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结果纳入8......

    作者:李达文;樊小兵;徐格林;王启章;刘新峰 刊期: 2012- 02

  •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和脑组织4-羟壬烯醛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aine-andamphetamine-regulatedtranscriptpeptides,CART)对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和脑组织4-羟壬烯醛(4-hydroxy-2-noneral,HNE)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n=27)、CART组(n=27)、生理盐水对照组(n=27)和假手术组(n=15).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

    作者:朱震寒;沙杜鹃;李启明;李瑾;韩勇;顾双双;张均 刊期: 2012- 02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轻度认知损害: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其他血管危险因素与轻度认知损害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青岛4家市级医院神经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297例,制定统一的青岛市医院神经科认知损害现状调查表,调查轻度认知损害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低受教育年限[优势比(oddsratio,OR)0.23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129~0.44......

    作者:孔伟;王新;王海峰;张永红;王平;邢成名 刊期: 2012- 02

  • 《血管性因素对认知损害和痴呆的促成作用》科学声明解读与启示

    1声明的背景和目的虽然现有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诊断标准试图区分这两种密切相关的情况,但一系列的研究证据均表明这种二元分类方法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原发神经变性和血管性脑损害常常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1].为了体现AD病理学改变与血管性脑损害的共同存在以及对认知功能的相互影响,Hachinski和Bowl......

    作者:李焰生 刊期: 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