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3期文章
  •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与脑缺血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中的大多数因子与脑缺血的关系密切.脑缺血后不但其表达发生改变,且对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詹合琴;吴蓝鸥;王廷华 刊期: 2004- 03

  • 呃逆与脑血管病

    呃逆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其病因众多,大多数为功能性,少数为器质性病变.呃逆的发病机制不清,其中枢位于脑干,与脑干多个神经核团和结构有关.脑血管疾病是顽固性呃逆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呃逆持续发作可引起失眠、疲劳、营养缺乏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可进一步加重脑血管病,因此应及早终止发作,治疗应选择对脑血流和神经功能恢复无影响的药物.......

    作者:李振洲;郎森阳 刊期: 2004- 03

  •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介质,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并激活血小板使之释放更多的LPA.随着对LPA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L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痉挛有关,作用于星形细胞产生多种效应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作者:史洁;朵振顺 刊期: 2004- 03

  • 脑动静脉畸形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新思维

    动静脉畸形(AVM)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技术的主要适应证之一,经随访疗效确切.近年来,为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方法、疗效评价和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有许多新的发展.......

    作者:王来兴;刘建民;周晓平 刊期: 2004- 03

  • 脑静脉闭塞实验研究现状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从19世纪早期就已被认识,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等原因,一直未受到重视.近30年,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进展,静脉闭塞在脑血管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脑静脉和静脉窦循环在保障脑血液流通、血供稳定上的重要作用正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就近年来的有关实验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崔向宁;尹岭;王玉来 刊期: 2004- 03

  • 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单一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VEGF和血管生成素可在局灶性脑缺血中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中,综合应用这些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可能更有前景.......

    作者:温红梅;黄如训 刊期: 2004- 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加深对脑血管痉挛的认识,提高防治意识,文章综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和发生机制.......

    作者:郭瑞友;毛永芹;于义英 刊期: 2004- 03

  • 无症状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CMB)表现为在梯度回波T2加权MRI(GE-MRI)上均匀一致的卵圆形T2信号减低区.8%~66%的脑出血(ICH)患者、21%~26%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和5%~6%的正常老年人可检出CMB.CMB可能与易于出血的微血管病相关.CMB患者发生ICH的危险性较高,在卒中治疗时应加以考虑.溶栓治疗时,MRI检查有无CMB有很重要的价值.CMB可预测再发性......

    作者:王晔;郭大文;王德生 刊期: 2004- 03

  • 线粒体释放的凋亡因子与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凋亡是细胞接受各种凋亡信号,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主动死亡过程.线粒体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就线粒体释放的凋亡相关因子及其在缺血神经元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机制作了综述.......

    作者:朱红灿;张化彪;孙圣刚 刊期: 2004- 03

  • Tau蛋白与缺血性白质损伤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主要见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白质缺血性损伤后,Tau蛋白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因此,Tau蛋白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白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文章综述了Tau蛋白在脑缺血后白质损伤的表达、作用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于挺敏;满玉红 刊期: 20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