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8期文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

    近年来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修复并改善神经功能.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有着潜在的广阔前景.文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特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恋;王昭君;徐格林 刊期: 2013- 08

  • 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

    脑微出血是一种脑小血管病变,在不同人群中的检出率为4.5%~84.9%.血管性认知损害是各种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所致程度不一的认知损害的总称.研究显示,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关系密切.文章对不同人群、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汪国宏;王小强;吴君仓 刊期: 2013- 08

  • 乙酰肝素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降能解细胞外基质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HP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的转化有关.文章就HPA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促进斑块内炎症反应、与蛋白水解酶协同作用以及参与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娜;徐斌 刊期: 2013- 08

  •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梗死周围组织p-Akt(Ser473)、p-Bad(Ser136)表达与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大鼠脑梗死周围组织p-Akt(Ser473)、p-Bad(Serl36)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MCAO3h、MCAO12h、LY294002干预MCAO3h和LY294002干预MCAO12h组,每组12只.改良线栓法制作永久性M......

    作者:何敏;韩江全;倪白云;张险平 刊期: 2013- 08

  • 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脑桥旁正中梗死与脑桥腔隙性梗死的比较

    目的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早期运动障碍进展(progessivemotordeficits,PMD)和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初次发病24h内入院的86例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梗死灶大直径和部位分为脑桥旁正中梗死(paramedianpontineinfarction,PPI)和脑桥腔隙性梗死(lacunarpontineinfarction,LPI),根据早期......

    作者:陶丽红;张新江;符长标 刊期: 2013- 08

  • 缺血预处理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保护全脑缺血大鼠

    目的探讨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在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12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3min,2d后全脑缺血15min),设1、3和7d共3个时间点.应用Sugawara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

    作者:缪亦锋;邱永明;张晓华 刊期: 2013- 08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南(续前)

    7静脉溶栓7.1静脉rtPA急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现已得到普遍接受[459-467].美国FDA于1996年批准静脉应用rtPA,部分基于NINDSrtPA卒中试验结果.在这项分为2部分的研究中,62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h内接受安慰剂或静脉rtPA治疗(0.9mg/kg,静脉注射,大剂量90mg),其中近半数在发病90min内接受治疗[166].在第1部分中,主要终点指标为24h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Edward C.Jauch;Jeffrey L.Saver;Harold P.Adams;Askiel Bruno;J.J.(Buddy) Connors;Bart M.Demaerschalk;Pooja Khatri;Paul W.McMullan;Jr 刊期: 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