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血管内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除开颅夹闭术之外的另一种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且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颅内血管的解剖学复杂性和颅内动脉瘤的多样性使得单纯弹簧圈栓塞无法满足所有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需要,涂层弹簧圈、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支架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应运而生.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是在载瘤动脉内置入一种带生物-物理屏障的支架,在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的情......
作者:陈曦;朱巍 刊期: 2014- 03
-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内分泌生物学标记物
卒中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指标来判断病情和转归,并指导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学标记物对于指导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倩;孙瑞红 刊期: 2014- 03
-
绿茶多酚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绿茶是山茶属植物叶蒸干后制成的一种饮料,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肿瘤特性的多酚.一些研究表明,绿茶多酚通过抗氧化、抗细胞凋亡和减轻脑水肿等机制在脑缺血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荣娟;南淑玲 刊期: 2014- 03
-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脑缺血: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
远隔脑缺血后适应可诱导脑缺血耐受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近年来,远隔脑缺血后适应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进展,并显示了其令人鼓舞的临床转化前景.......
作者:应国民;任长虹;张颖 刊期: 2014- 03
-
Wallenberg综合征的血管机制
Wallenberg综合征是一组因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受累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血管形态学的多样性引起了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可变性.文章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血管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建;王庆松 刊期: 2014- 03
-
内质网应激与认知损害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ca2+贮存的场所.当缺血缺氧、营养物质缺乏、病毒感染、毒素等有害因素导致内质网内环境稳态破坏时,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蓄积和Ca2+平衡失调均可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ERS会诱导内质网伴侣蛋白和内质网相关降解成分的表达,通过暂时性减少蛋白质合成来降低内质网的负荷.研究显示,许多可引起认知损害的疾病......
作者:肖伊宁;吕佩源 刊期: 2014- 03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模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麻醉模式包括全身麻醉和清醒镇静.近几项研究显示,全身麻醉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转归不良相关.全身麻醉导致转归较差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低血压有关.目前认为,全身麻醉和清醒镇静各有其优缺点.在获得高质量的证据之前,必须对每例患者个体化选择麻醉模式.......
作者:侯俞锁;张树立;卢宝全 刊期: 2014- 03
-
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白藜芦醇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种植物的多酚植物抗菌素.许多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从抗细胞凋亡、抗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等方面对白藜芦醇在脑缺血时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牛丽辉 刊期: 2014- 03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近年来,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BMSC)研究的深入,利用BMSC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BMSC的作用机制、移植时间、移植途径、特异性标记物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争议.......
作者:李浩;薛芬芬 刊期: 2014- 03
-
肢体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远隔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2种新方法.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对脑缺血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适当时机给予适当强度的远隔缺血预处理或后处理可诱导脑组织缺血耐受,进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肢体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文章对肢体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曹文慧;孙瑞红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 2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3 脑红蛋白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 4 超早期卒中溶栓治疗前CT定量评分预测临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5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脑血管疾病
- 6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局部动脉内溶栓的远期结局
- 7 动脉钳夹联合高胆固醇饮食、维生素D3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8 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
- 9 血压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 10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与1年时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 11 弥散加权成像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 12 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影响
- 13 手术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转归分层
- 14 成人卒中康复治疗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 15 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卒中患者求医的延误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护理委员会和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
- 16 颈动脉损害B型超声图像计算机分析和肉眼观察的比较
- 17 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18 波浪式脚趾运动不能排除脑死亡的诊断
- 19 开创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新局面
- 20 皮质脑电图与头皮脑电图同时监测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