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8期文章
  •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与脑小血管病

    颅内动脉扩张延长症亦称扩张性脑动脉病,表现为至少1支颅内动脉长度和直径增加,受累的颅内动脉扩张延长.脑小血管病主要指脑内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通常用于描述脑白质和皮质下灰质的一系列影像学改变,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和脑萎缩.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颅内动脉扩张延长症与脑小血管病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杨改清;陈赛男;胥丽霞 刊期: 2018- 08

  • 卒中后认知损害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量表评定,但缺乏特异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存在与PSCI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文章对PSCI的血液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综述.......

    作者:游荣娇;彭忠兴;洪铭范 刊期: 2018- 08

  • 肠道菌群: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靶点

    众多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影响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包括缺血性卒中.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及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缺血性卒中.文章归纳总结了肠道菌群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以及靶向肠道菌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新方向.......

    作者:张美凤;朱晓霞 刊期: 2018- 08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作为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对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永琦;李爱民 刊期: 2018- 08

  • 脑白质疏松的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疏松或脑白质病变以T2加权成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双侧对称高信号为特征,与卒中、痴呆和认知减退相关.文章对脑白质疏松的多模式磁共振成像进行了综述,包括结构学和功能学磁共振成像.......

    作者:蒋娇;李晓波 刊期: 2018- 08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超声评价

    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卒中后吞咽困难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超声评价吞咽功能的优势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对超声评估吞咽功能的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艳;李春阳;王晓磊 刊期: 2018- 08

  • 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的发展,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的发病机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文章对CSV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β淀粉样蛋白沉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受损等.......

    作者:蒋胶胶;杨改清;徐志强;冯丽红;李彩霞;胥丽霞 刊期: 2018- 08

  • DEFUSE 3研究中的血管内治疗

    对于经过选择的患者,已证实在延长的时间窗内进行血管内治疗能获益.美国斯坦福卒中中心放射科的Marks等利用缺血性卒中影像学评估后血管内治疗3(EndovascularTherapyFollowingImagingEvaluationforIschemicStroke3,DEFUSE3)研究的资料,探讨了血管内治疗组血管造影结果与临床和影像学转归的相关性.......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8- 08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停用或继续抗凝治疗的比较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期间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应继续还是暂停抗凝治疗尚未达成共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的Groot等对这些患者的治疗变化和转归进行了评估.研究者利用卒中预防性抗生素研究(PreventiveAntibioticsinStrokeStudy,PASS)的数据进行了一项事后分析,纳入PASS研究中入院时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3个月时的临床转归、血栓形......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8- 08

  • 标准与强化血压控制对严重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灌注量的影响

    降低血压被认为对脑小血管病患者有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强化降压方案可能会加重脑灌注不足.英国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卒中研究组的Croall等在2所英国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标准与强化降压治疗超过3个月对降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灌注量的影响.......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