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脂与卒中
血脂与卒中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增加卒中风险,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其保护因素,三酰甘油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文章对血脂与卒中的关系以及调脂治疗在卒中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乔曼丽;吴升平;王文志 刊期: 2006- 07
-
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已被证实能够预防卒中发生,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尽管CAS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但仍然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血流动力学异常、过度灌注综合征、脑梗死和再狭窄等.文章对CAS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敬伟;徐运 刊期: 2006- 07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常常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但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并不显著.......
作者:高娟;郭力 刊期: 2006- 07
-
卒中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卒中后继发性损害的机制之一.急性卒中后缺血灶内及其周围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同时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增高.卒中并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基础.细胞因子的失控性释放在卒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邹显巍;吴珊;任骏 刊期: 2006- 07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缺血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对用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梁庆成;冯念苹 刊期: 2006- 07
-
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现状和前景
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溶栓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结合溶栓和机械溶栓.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辉;徐运 刊期: 2006- 07
-
脑血运重建术的应用进展
脑血运重建术已广泛用于脑动脉瘤、烟雾病和颅底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能否用于预防缺血性卒中尚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已持肯定意见.文章就脑血运重建术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陈功;毛颖 刊期: 2006- 07
-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学特性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
中枢神经系统被认为是免疫特免器官,但其免疫特免性并不完全,组织移植后也可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神经干细胞(NSC)移植为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尽管NSC具有低免疫原性,但也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困扰.文章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内免疫应答及免疫排斥反应的机制和NSC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苏华;武衡;刘爱群 刊期: 2006- 07
-
不同类型神经保护药单独和联合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种不同药理学机制的神经保护药联合应用是否较单独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应用尼莫地平(1mg/kg,n=10)、硫酸镁(100mg/kg,n=10)、MK-801(1mg/kg,n=10)、还原型谷胱甘肽(1g/kg,n=10)、环磷酰胺(63mg/kg,n=10)单独或联合腹腔注射,缺血后6h和24h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并观......
作者:史志勤;于江华;耿雅新;袁栋材;张金荣;朱建国;韩东亮;郭力 刊期: 2006- 07
-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氧化还原因子-1(Ref-1)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根据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3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6h组(6例)、6~12h组(7例)、12~24h组(5例)、24~72h组(6例)和≥72h组(6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血肿旁约1cm处脑组织的病理学、Ref-1、凋亡细胞、促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
作者:郭富强;李晓佳;陈隆益;杨红;杨友松;代红源;韦永胜;黄雨兰;孙红斌;曾宪容;吴文斌;徐豫川;杨正林 刊期: 2006- 07
动态资讯
- 1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抑郁的相关性
- 2 卒中前血管危险因素在卒中长期预后中的作用
- 3 小胶质细胞与脑缺血
- 4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在卒中后失语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 脑缺血耐受与药物预处理
- 6 脑缺血与Ca2+
- 7 β淀粉样蛋白在神经血管单元损伤中的作用
- 8 动脉闭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转归的影响
- 9 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
- 10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 11 脑缺血后自噬的信号转导通路
- 12 抗磷脂抗体可预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卒中风险
-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14 以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1例报道
- 15 颅内血栓性动脉瘤
- 16 丁苯酞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
-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神经介入外科学学会实践标准委员会的报告
- 18 氧化应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动脉粥样硬化
- 19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Nogo-A受体的动态表达
- 20 左心房增大与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