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0%~25%的卒中是颅外颈动脉疾病引起的.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临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多中心随访结果证实,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远期疗效确切,有逐步取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趋势.......
作者:刘占川;王长坤 刊期: 2004- 10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基因突变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并由多种危险因素叠加而致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遗传因素对于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影响作用较大.文章对与青年人缺血性卒中有关的血小板相关基因、凝血/纤溶基因、脂代谢基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等作了综述.......
作者:陈蓓蕾;袁成林;张桁忠;张雄 刊期: 2004- 10
-
卒中的中枢性呼吸障碍
卒中损害呼吸中枢或其传导通路,可导致不同模式的呼吸障碍,加重脑损害.文章从中枢性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类型以及脑部病变部位的鉴别等方面对卒中所致的中枢性呼吸障碍作一综述.......
作者:温红梅;黄如训;曾进胜 刊期: 2004- 10
-
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脑灌注下降,有效控制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可减少痴呆的发生.但也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干预的可能性.......
作者:孙沄;张晨 刊期: 2004- 10
-
肾上腺髓质素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新生儿脑缺血缺氧是围产期导致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重度患儿多遗留运动或感觉障碍.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除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外,近的研究还发现其在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不仅有特殊的保护特性,还可能是新生儿窒息早期出现脑缺血缺氧等并发症的一种诊断标志物,而患儿此时的临床表现和头颅B超检查等仍为阴性.外源性给予或内源性刺激AM的产生可......
作者:万志荣;初桂兰 刊期: 2004- 10
-
卒中后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卒中后患者可出现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研究证实,这些内分泌功能异常可直接造成神经细胞死亡、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等,可能会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文章综述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性激素、转化生长因子-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瘦素和内皮素等因素在卒中患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孔敏;沈卫东 刊期: 2004- 10
-
星形细胞在脑损伤中的双向作用
脑损伤后星形细胞会大量增生,这些反应性星形细胞可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损伤,缓冲K+-H+离子,减轻传递抑制,对抗氧化损伤和乳酸堆积,从而发挥有益的作用.同时,这些反应性星形细胞可能参与了脑损伤后的炎症级联反应,引起继发性损伤,大量增生的星形胶质成为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建的障碍,从而影响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景玉宏;宋焱峰;王子仁 刊期: 2004- 10
-
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仍未完全明确.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血流动力学因素与该病的自然史密切相关,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作者:黄庆;李铁林;凌锋 刊期: 2004- 10
-
脑缺血后的神经发生与凋亡
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神经干细胞,具有神经发生的能力.在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被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并可替代丢失的神经细胞,发挥一定的代偿功能,同时其他一些细胞却发生凋亡.文章介绍了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凋亡的研究新进展,而促进神经发生,减少凋亡会是一条新的治疗新思路.......
作者:吴晓黎;何志义 刊期: 2004- 10
-
脑出血的CT特征与预后
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可筛选脑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认为,脑出血的某些CT特征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各研究之间的结论尚不一致.国内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杰;刘鸣 刊期: 2004- 10
动态资讯
- 1 P/Q型钙通道α1亚基基因CACNA1A突变与偏头痛
- 2 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的影响
- 3 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应用
- 4 雌激素保护缺血性脑损害的分子机制
- 5 脑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的核素显像
- 6 输注亚硝酸盐预防灵长类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演变与风险分层
- 8 关注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
- 9 血压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 10 脑出血后铁代谢异常
- 11 神经发生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
-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3H疗法
- 13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14 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不匹配区能用来选择发病超过3 h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吗?
- 15 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
- 16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基因调控的进展
- 17 缺氧后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变化的分子机制
- 18 颅内血管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 19 缺血预处理介导神经保护的分子机制
-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