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卒中的低温治疗
低温脑保护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目前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及其并发症、低温治疗在急性卒中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循证医学对其的评价.......
作者:代红源;杨友松;郭富强 刊期: 2004- 08
-
ICH评分量表--一种简单可靠的脑出血分级方法
目前,临床上缺乏标准和统一的脑出血(ICH)分级方法,这影响了ICH的临床研究和规范化治疗.近年来提出的包括Glascow昏迷量表评分、年龄、血肿来自幕下、血肿量和脑室出血的ICH评分量表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ICH临床评分量表.......
作者:勾俊龙;毛群;刘宗惠 刊期: 2004- 08
-
脑缺血耐受与药物预处理
脑缺血耐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耐受的机制涉及兴奋性氨基酸、炎症、热休克蛋白表达、腺苷、凋亡、反应性星形细胞增生、信号传导通路等.根据缺血预处理机制,通过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内源性物质也可对脑缺血发挥保护作用,是神经保护的新途径.......
作者:王倩;闵连秋 刊期: 2004- 08
-
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阿司匹林可在缺血性卒中发病24~48h内应用,并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文章主要探讨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佳剂量以及抗血小板药与其他干预手段的联合应用.......
作者:吴伟利;于宗明;荣军红;汤克仁 刊期: 2004- 08
-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
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起重要作用,与CNS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调控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如细胞因子、某些蛋白质和酶、细胞内外离子和电位的变化等.......
作者:杜一星;王伟 刊期: 2004- 08
-
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
脑出血动物模型有助于我们对自发性脑出血病理生理学的认识.不同动物、不同制作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接近临床脑出血的理想动物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彦克;陈衔城 刊期: 2004- 08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血管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Ⅳ型胶原,在脑基底膜的降解中起主要作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1)是天然的MMP-9特异性抑制剂.MMP-9与TIMP-1平衡关系的失调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伤有关,与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关.因此,人......
作者:王新;黄如训 刊期: 2004- 08
-
脑出血后继发性水肿和神经损害的机制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水肿和神经损伤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针对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害机制的干预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作者:赵性泉;王拥军 刊期: 2004- 08
-
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亚低温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综述了亚低温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相关级联反应、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一氧化氮合酶和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
作者:张丽;陈丽霞;苏志强 刊期: 2004- 08
-
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经颅多普勒监测
经颅多普勒(TCD)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应用广泛.溶栓前,TCD可判断动脉闭塞部位,帮助选择合适的溶栓病例;在溶栓中和溶栓后,监测血管再通并记录微栓子信号.此外,TCD尚具有促进栓子溶解的作用.......
作者:刘祖佑;徐恩;陆雪芬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ET-1水平既无升高又与神经功能评分、卒中危险因素及结局无关
- 2 在抵达医院前功能快速恢复的卒中患者仍处于转归不良的高危风险之中
- 3 迭代重建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低辐射CT 灌注成像的成像质量
- 4 急性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比较——基于弥散加权成像的回顾性研究
- 5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血小板PAC-1、CD62P阳性率和血清血小板因子4水平的差异
- 6 P-选择素与缺血性脑损伤
- 7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 8 培训卒中患者护理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经济学评价
- 9 脂联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10 西酞普兰促进血管发生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 11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或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与卒中风险的关系:对国际颈动脉支架置入研究(ICSS)进行的二次分析
- 12 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
- 13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微栓子信号监测
- 14 脑低氧预适应及其机制
- 15 无症状卒中研究进展
- 16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 SIRT1/AMPK 信号通路保护氧-葡萄糖剥夺大鼠皮质神经元
- 17 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发布高血压指南
- 18 月经期妇女进行tPA治疗相对安全
- 19 乳房动脉钙化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 20 细胞因子在脑缺血损伤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