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8期文章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的致痉原与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梗死和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对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目前相对集中于血性腩脊液中的致痉原方面.文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性脑脊液中的主要致痉原诱发脑血管痉挛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曦;洪波;刘建民 刊期: 2009- 08

  • 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IP)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价指标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等.这些用于评价脑血流灌注的半定量指标对于指导选择佳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I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半睛带和梗死灶的判定,以及与其他手段结合预测出血性转化和选择溶栓候选病例.此外,CIP还用于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管......

    作者:刘创宏;徐斌;宋冬雷 刊期: 2009- 08

  • 微栓子监测新进展

    自1990年以来,微栓子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就近年来微栓子监测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作者:伊帅;潘旭东 刊期: 2009- 08

  • Rho激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Rho激酶是Rho蛋白的重要下游底物,参与血管平滑肌收缩、细胞迁移、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梗死体积扩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ho激酶抑制剂可有效舒张痉李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增加缺血区域血流,缩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刘薇薇;崔桂云;沈霞 刊期: 2009- 08

  • T淋巴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缺血性脑损伤程度与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密切相关,如何大程度地限制缺血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其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T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玲玲;叶兰;徐运 刊期: 2009- 08

  • 卒中后认知障碍

    卒中后认知障碍包括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和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后由血管因素、神经变性或混合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慨念虽未被普遍接受,但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介绍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作者:姜宏;许志秀;李珂;汤克仁 刊期: 2009- 08

  • 慢性脑缺血导致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慢性脑缺血足一种常见的病理学状态,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终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慢性肭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突触异常、能量障碍以及中楸胆碱能和单胺能系统功能缺损是其导致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作者:肖俊杰;成燕;詹青 刊期: 2009- 08

  • 经颅超声检测黑质回声改变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黑质是中脑内的大核团,分为致密部和网状部.近的研究表明,黑质网状部铁含量变化可导致黑质回声改变.对黑质进行经颅超声检查,根据其回声改变,可能对帕金森病的易感性、潜伏期和早期诊断以及与多系统萎缩、血管性帕会森综合征等的答别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李冬辉;毛成洁;刘春风 刊期: 2009- 08

  • 脑血管平滑肌钾通道与脑血管痉挛

    在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钾通道,一般分为4类:电压门控钾通道、钙离子激活钾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和ATP敏感钾通道.它们可调节脑血管张力,从而影响脑血流量以适应不同的生理病理学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钾通道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应用钾通道开放剂可松弛脑血管平滑肌,缓解脑血管痉挛.......

    作者:郑秉杰;赵世光 刊期: 2009- 08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可有效治疗有症状颈动脉狭窄,但围手术期卒中是CEA重要的并发症.术中和术后产生的微栓子是造成围手术期卒中的主要原因.另外,术中夹闭颈动脉所敛的低灌注、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以及术后颈动脉再狭窄或闭塞,都是围手术期卒中的原因.作为一项尤创、实时的临测工具,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可广泛应用于CEA的......

    作者:周立新;高山 刊期: 2009-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