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彻底摈弃了TIA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4h的传统标准,更加注重TIA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在TIA的神经影像学、认知障碍、缺血耐受、自然预后、治疗理念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者:倪秀石;赵扬 刊期: 2005- 02
-
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病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肾损害和肾结石症等.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正迅速增高.本文从多个方面综述了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陈登青;徐恩 刊期: 2005- 02
-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相关因素繁多复杂,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通过研究其相关因素,可以了解卒中后抑郁的流行趋势,指导其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东芳;李光来 刊期: 2005- 02
-
神经电生理和经颅多普勒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
脑死亡是全脑功能(包括脑干)的不可逆终止.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经颅多普勒在脑死亡诊断中至关重要,并已逐渐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蒋美燕;罗本燕 刊期: 2005- 02
-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作者:黄涛;谭峰 刊期: 2005- 02
-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因此干预这些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糖尿病史、早期CT局灶性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临床-DWI不匹配,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一些细胞因子(如促炎因子IL-6和抗炎因子IL-10、IL-4)水平异常等.目前一些针对性治疗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
作者:李红云;纪晓军;裴海涛;丛志强 刊期: 2005- 02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TIA的研究集中在对TIA概念的重新认识、影像学检查、与卒中的关系以及TIA防治等方面.对TIA的研究对于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洪军;孙沄;张晨 刊期: 2005- 0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近的研究表明,VEGF除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外,可能对神经元也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峰;顾卫;万赛英 刊期: 2005- 02
-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卵圆孔未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许多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比较,进一步肯定了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或不明原因的卒中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房间隔瘤伴发卵圆孔未闭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皮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应用前景看好,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马宁;姜卫剑 刊期: 2005- 02
-
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缺血事件的预防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并不能对所有个体产生有效的预防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同观点.......
作者:李洁;刘春风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北欧降温卒中研究
- 2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可能与脑侧支循环有关: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3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局部动脉内溶栓的远期结局
- 4 不伴感染的急性卒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5 ACCF/SCAI/SVMB/SIR/ASITN 2007年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特别工作组关于临床专家共识文件的报告(ACCF/SCAI/SVMB/SIR/ASITN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专家共识文件委员会)与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联合发布
- 6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
- 7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与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性重大心血管和出血事件的联系
- 8 脑干梗死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 9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 11 卒中可在3 min内即造成脑损伤
- 12 血压水平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
- 13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
-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运动锻炼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恢复中的作用
- 15 幕上缺血性卒中后MRI上桥脑高信号与临床不良结局有关
- 16 大鼠大脑皮质梗死后同侧丘脑组织蛋白酶B表达的动态变化
- 17 体外反搏术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 18 颅内血管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 19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委员会、高血压研究委员会、医疗质量和转归研究跨学科工作组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确认本指南作为神经科医生教学工具的价值
- 20 艾司西酞普兰通过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减轻大鼠卒中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