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意义在于能尽早进行干预并推迟甚至阻止其进展为痴呆.不过,由于受到诊断方法和标准的限制,MCI患者的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s-fMRI)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MCI的研究,有......
作者:滕振杰;张丹丹;吕佩源 刊期: 2016- 04
-
颈部动脉夹层分离
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eAD)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壁内血肿为特征,是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CeAD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王志辉;王永久 刊期: 2016- 04
-
维生素D与脑梗死
维生素D是一组类固醇激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脑梗死的发病率、梗死严重程度和功能转归有关.除通过间接影响血管危险因素外,维生素D还可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的炎症和氧化应激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文婧;苏志强 刊期: 2016- 04
-
表观遗传调控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脑缺血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日益成为脑缺血研究的热点,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网络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脑缺血潜在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昕雨;詹丽璇;龙隆;徐恩 刊期: 2016- 04
-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剂量问题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重要药物.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具有高效、安全和无需监测凝血功能的特点,但目前的临床报道显示使用NOACs时的剂量多偏小,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风险规避和医患偏好不同有关.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分析,NOACs剂量偏大时缺血性卒中或系统性栓塞风险较低,而NOACs剂量偏小时出血风险则较低.考......
作者:莫慧;吴明华 刊期: 2016- 04
-
CD200和CD200R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炎性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元表达的CD200与小胶质细胞上的CD200受体(CD200R)相互作用,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文章对CD200和CD200R在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衡;吴文倩;赵守财;刘富东 刊期: 2016- 04
-
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PSD是在卒中基础上多种机制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就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彩梅;王洁;李雪斌 刊期: 2016- 04
-
依那普利叶酸对伴有H型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H型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伴有H型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1次/d);依那普利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1次/d).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基线临床资料.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作者:王博;沈滔;方麒林;刘团结;丁联斌;姜国林;毛蕾;钟玲 刊期: 2016- 04
-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VAD)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PCI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连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优势椎动脉定义为两侧直径......
作者: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董畅;冯倩倩 刊期: 2016- 04
-
血脑屏障损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损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住院治疗的CSVD患者,人院后完成头颅MRI和脑脊液检查,应用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比值(albuminCSF/serumratio,Q-Alb)评估BBB损害程度,在发病3个月后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
作者:李霞;尤红;葛力;蒋尚融;刘佳;史哲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脑缺血耐受与药物预处理
- 2 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卒中发病风险影响的汇总分析
- 3 神经干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 4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稿约
- 5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 6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选择
- 7 既往静脉卒中溶栓不会增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并发症
- 8 卒中高危人群早期筛查预警研究进展
- 9 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卒中
- 10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学
- 11 了解PRoFESS研究进行卒中二级预防
- 12 高危患者保护性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比较
- 13 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
- 14 口服避孕药可能会降低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 15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刃剑作用
- 16 有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亚型
- 17 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现状
- 18 急性皮质下小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与小动脉病变性卒中的比较
-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评价
- 20 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