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卒中后早期活动的研究进展
有证据表明,卒中单元可降低卒中患者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中早期活动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益,但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目前对卒中后早期活动亦无确切定义,很多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卒中后早期活动的认识不足,如何进行早期活动获益佳尚不清楚.文章对卒中后早期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清明;曾宪容 刊期: 2008- 08
-
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文章阐述了凝血酶和凝血酶受体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重点讨论了凝血酶通过促发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以及损害血脑屏障导致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机制.......
作者:李强;李威;丁素菊 刊期: 2008- 08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卒中后血管发生
增加缺血半暗带脑血流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卒中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可使缺血半暗带脑血流得到改善,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应用将成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程曦;杨冀萍;徐格林;刘新峰 刊期: 2008- 08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将造血干细胞(HSC)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循环中,刺激HSC和骨髓基质细胞(MSC)向脑缺血病灶归巢,促使HSC和MSC与缺血半暗带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神经营养因子产生.G-CSF还具有抗神经元凋亡作用,驱动神经发生.利用G-CSF动员自体HSC和MSC治疗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可缩小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占川;王长坤 刊期: 2008- 08
-
与血管功能有关的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遗传因素主要通过基因多态性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生.文章主要对影响血管功能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综述,包括ACE、Col3AI、Col4A1、KRIT1、PDCD10、Notch3和ANP,同时按照医学文献证据级别的判定标准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和讨论,对各种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作者:李薇薇;李震中 刊期: 2008- 08
-
显微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精神疾病模型动物在体研究中的应用
妻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大量疾病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动物模型在体动态研究来实现.显微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神经精神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从在体神经解剖信息到特定分子靶点的测定,为推动神经精神病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惠姣洁;张志珺 刊期: 2008- 08
-
卒中诱导外周免疫抑制的机制
生理状态下,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迷走胆碱能通路)维持机体内稳态.卒中后,机体内稳态失衡导致外周免疫抑制,称为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其机制仍在研究之中.文章从上述3条通路出发,对卒中诱导外周免疫抑制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作者:秦敬翠;张志珺 刊期: 2008- 08
-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
C-反应蛋白(CRP)是敏感的急相蛋白指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目前的研究发现,CR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有关.与冠心病相比,超敏CRP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更为紧密.文章就CRP的生物学特征、影响CRP水平的因素、CRP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彭子娟;邓可;肖志杰 刊期: 2008- 08
-
内皮祖细胞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细胞治疗
内皮祖细胞(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血中,并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发生过程.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刺激可动员骨髓EPC进入外周血,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血液循环中的EPC数量或质量下降是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EPC移植有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鲁友明;邓志锋;汪泱 刊期: 2008- 08
-
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是我国老年人痴呆的首要原因,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牛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夏文伟;赵薛旭;李作汉;戴健 刊期: 2008- 08
动态资讯
- 1 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易感性的相关性
- 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
- 3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
- 4 那他珠单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5 单侧与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分离杂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6 德国一项队列研究未发现食用坚果与总体卒中及缺血性卒中风险相关
- 7 亚低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
- 8 增强多普勒超声检测脑循环时间
- 9 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循环动脉瘤65例
- 10 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拮抗剂神经节苷脂GM1(综述)
- 11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
- 12 改善卒中的结局--一项进行中的研究
- 13 糖尿病与血糖控制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影响
- 14 卒中后痉挛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 15 帕金森病可能与卒中有关联
- 16 脑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的核素显像
- 17 主要空气污染物对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18 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 19 阿司匹林抵抗
- 20 脑白质病变与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