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肿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又包括与肿瘤病理生理学状态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凝状态、肿瘤栓子、血栓性心内膜炎等。此外,与肿瘤相关的各种治疗方法,例如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也会增高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也与常规有所不同,因此,明确病因并选取针对......

    作者:段山山;任传成 刊期: 2016- 03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脑出血中的多效保护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许多研究表明,PPARγ有助于改善脑血管病的转归。PPARγ可减轻炎性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增强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清除血肿的能力,在脑出血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莉;曹杉杉;徐艳炜;程焱 刊期: 2016- 03

  • 高迁移率族蛋白 B1与缺血性卒中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ox1,HMGB1)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蛋白,在细胞核内具有多种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MGB1可释放到细胞外发挥广泛的细胞学效应。缺血性卒中是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MGB1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多种重要作用。文章就HMGB1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曹翔;徐运 刊期: 2016- 03

  • 原发性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神经科较为常见且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措施包括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机械性预防措施包括间歇气动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研究提示,抗凝药预防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系统地了解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和改善患者的转归。......

    作者:李佩佩;王金荣;马耿;高秀玲;崔朝勃 刊期: 2016- 03

  •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新进展

    作为一种直接的血管再通手段,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存在着争议。文章通过对机械取栓装置的发展过程以及机械取栓治疗新临床试验结果的总结,对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小三;方传勤;高宗良 刊期: 2016- 03

  • 巨噬细胞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

    炎性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颅内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主要考虑是由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反应共同引起。已有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壁中存在的炎性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且可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削弱和破坏血管壁结构。因此,研究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及其效应分子在颅内动脉瘤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将为探索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作者:荣威林;肖茜;李美华 刊期: 2016- 03

  • β2肾上腺素能信号通路调节卒中后炎症的可能分子机制

    感染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卒中后感染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衡密切相关,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卒中后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主要通过免疫细胞表面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其进行调节。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免疫功能增强而非抑制,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对β2肾上腺素能信号通路调节卒中后炎症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邢方岚;闫福岭;王欢;邓齐文 刊期: 2016- 03

  • 弹性蛋白和Ⅰ型胶原α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主要由动脉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内压力增高所致。未破裂的小动脉瘤一般无症状,而破裂动脉瘤则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大量证据表明,颅内动脉瘤是环境因素与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文章对弹性蛋白(elastin,ELN)和Ⅰ型胶原α2(colagentypeⅠα2,COL1A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

    作者:聂小娟;张京芬 刊期: 2016- 03

  • 甲状腺疾病与脑血管病

    甲状腺疾病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显示,甲状腺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烟雾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分离等多种脑血管病有关。文章对甲状腺疾病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晓璐;王金玉;刘芳;何志义 刊期: 2016- 03

  • 陷窝蛋白在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

    陷窝蛋白是陷窝的主要组成蛋白,也是实现其生理功能的重要蛋白。陷窝蛋白表达于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陷窝既参与了细胞的脂肪摄取、胞吞和胞饮等基本生理过程,也对细胞的信号转导以及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和通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陷窝蛋白的分子构成和生物化学功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陷窝及其主要成分陷窝蛋白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陷窝蛋白在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

    作者:王昭君;王刘敏;林颖;刘亚红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