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因素
出血性转化是缺血性卒中后,特别是溶栓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因此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文章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类型、可能的机制和预测因素进行了综述,期望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喻芳芳;李亚军 刊期: 2016- 08
-
Nrf2/HO-1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合并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胰高血糖素及其类似物是由小肠L细胞分泌的一种肠促胰岛素,能顺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利拉鲁肽与胰高血糖素及其类似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入脑组织后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进而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生成,提高谷胱甘肽、血红素氧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Ⅱ相解毒酶,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保护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
作者:邓才洪;韩江全;曹君;范娅丹 刊期: 2016- 08
-
颅内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治疗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是穿支动脉入口处或起始部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种脑深部梗死,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在急性期常有进展加重或波动的临床特征,其预后欠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BAD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十分重要。文章就BAD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彭想想;周志明 刊期: 2016- 08
-
胱抑素C与心脑血管疾病
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碱性非糖化蛋白质。既往研究证实,胱抑素C是一种反映早期肾损害的理想内源性标记物。近年来研究表明,胱抑素C参与了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因此,本文就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胱抑素C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以及寻找治疗新......
作者:郭茜;曹树刚;夏明武;徐文安 刊期: 2016- 08
-
颅内动脉瘤遗传学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的异常膨出,其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50%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或转归不良。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尽管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诸多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基因连锁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及基因表达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涢;王雄伟 刊期: 2016- 08
-
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
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是维持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而不同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会引起不同的认知功能损害。文章阐述了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及其机制。......
作者:张培人;杨蕴天 刊期: 2016- 08
-
缺血性卒中的常见诱因
缺血性卒中多在基础病变上加之日常生活中多种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其发生机制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仅凭长期存在的慢性危险因素尚无法对其急性起病做出恰当的解释。目前有关卒中诱发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关联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文章旨在介绍常见的诱发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讨论其可能的机制,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郭婉蓉;李常新;吴晓巍 刊期: 2016- 08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暂时性恶化后的转归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见于10%~4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且与转归不良相关。新的治疗进展可能已降低了END的发生率。人们已应用单纯的早期控制或反复观察来检测即将发生的END,目的是改善与END相关的不良转归,因为此时进行临床干预可能仍然有效。通过反复观察检测到的恶化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会导致END。挪威科技大学神经科学系的He......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8
-
睡眠呼吸暂停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人员在美国睡眠联合专业协会(AssociatedProfessionalSleepSocieties,APSS)第30届年会上报告,在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卒中史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oea,OSA)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8
-
使用阿司匹林和抗凝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转归的影响
虽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与脑动脉瘤破裂风险降低有关,但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就必须对阿司匹林的任何潜在治疗获益与增加出血量的理论风险进行权衡。然而,很少有研究对出血前使用阿司匹林与患者转归之间的关联进行过评估。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库欣神经外科成果中心的Dasenbrock等首次利用全国性资料评估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抗凝药对SAH后转归的影响。......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8
动态资讯
- 1 体温与人类卒中预后的关系
- 2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6年征订启事
- 3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
- 4 睡眠障碍性呼吸与卒中
- 5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6 血压变异性与心源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
- 7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恶性小脑水肿的早期影像学预测因素
- 8 白细胞介素-6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9 EFNS急性卒中神经影像学指南EFNS特别工作组的报道
- 10 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11 STIM1/Orai1可能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靶点
- 12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续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 13 褪黑激素能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 14 FOXO转录因子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诱导中的作用
- 15 在急性卒中的血压管理中我们(不)了解什么?
- 16 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卒中
- 17 培训卒中患者护理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经济学评价
- 18 P2Y1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和远期转归的相关性
- 19 急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与神经可塑性
- 20 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