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信号从细胞表面转导到细胞内部的重要传递者,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问功能的同步等多种生理学过程.脑缺血早期MAPK可被激活,在缺血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表达增加,并呈现为时间相关性,提示MAP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信号通路水平阻断和调控MAPK表达和活性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晓燕;杨金升 刊期: 2005- 11
-
PAC-1和CD62P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
PAC-1和CD62P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流式细胞仪能快速敏感检测PAC-1和CD62P.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PAC-1和CD62P表达增加.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的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蒙绪卿;廖小平;龙志刚 刊期: 2005- 11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研究进展
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均已证明,脑梗死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不仅与梗死灶局部损伤有关,而且也与远离梗死灶的相关部位的继发性损害有关.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永久闭塞不仅造成同侧大脑皮质、尾壳核和豆状核梗死,而且引起远离梗死灶与大脑皮质有大量纤维联系的丘脑、黑质、海马、脑干和脊髓继发性退行性改变.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机制可能与轴突的退行性改变、神经营养障碍、存在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局部脑血流减少、神经递质调......
作者:熊丽;曾进胜 刊期: 2005- 11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文章就人巨细胞病毒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依据和机制做了综述.......
作者:张美英;高玉林;何俊瑛 刊期: 2005- 11
-
心房颤动相关性血栓栓塞与炎症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近的研究表明,其发病因素除与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异常有关外,还与炎症密切相关.文章就心房颤动相关性血栓栓塞的炎症表现以及炎症指标与血栓栓塞前的高凝状态、临床高危因素、超声心动图异常和有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潘为涛;陈国桢;蔡若蔚 刊期: 2005- 11
-
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失能性疾病.以往普遍认为偏头痛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有了新的认识,相关的病因学研究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对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做了综述.......
作者:刘庆萍;牛争平 刊期: 2005- 11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后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严重的肺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的有冲击伤和渗透缺陷理论,但脑损伤后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凝血-纤溶系统在急性肺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NPE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艳玲;吴珊 刊期: 2005- 11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进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目前惟一一种证实有效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在许多情况下,费用低廉的尿激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虽然溶栓治疗日趋成熟,但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如新的溶栓药物用于发病3h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各种新的再灌注方法、静脉和动脉内药物溶栓联合应用、溶栓和新型抗小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应用机械装置或经颅多普勒超声促进药物溶栓的作用等等.......
作者:姜宏;王颖;汤克仁 刊期: 2005- 11
-
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卒中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人们不仅关心卒中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而且也越来越强调情感、交流、记忆和思维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恢复,即生活质量的改善.健康相关性生活质量不仅能评价卒中的相关损害,而且还能评价卒中的转归.进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的主要工具是量表,国外已制定各种类型的量表并对其相应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对卒中存活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康复和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伟;项宁;胡文立 刊期: 2005- 11
-
植物抗氧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其发生、发展与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氧化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关抗氧化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文章就植物抗氧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葛丽霞;陈静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 2 卒中的性别差异
- 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
- 4 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 5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及并发症
- 6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 7 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治疗中的应用
- 8 西洛他唑可防止有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进展
- 9 欧洲卒中组织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 10 丁苯酞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
- 11 主要空气污染物对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12 应当重视急性卒中治疗试验的正确设计
- 13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缺血性卒中中的损伤作用
- 14 陷窝蛋白-1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缺血皮质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 15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
- 16 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6种评分的比较
- 17 双联抗血小板疗法预防缺血再发
- 18 失用症及其相关综合征
- 19 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
- 20 补体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