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对于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脑后循环血管重建较前循环要困难得多.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血管内治疗可增加后循环血流量、降低急性闭塞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现状、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作者:许敏;陶庆玲 刊期: 2003- 04

  • 脑缺血的基因表达和基因治疗

    卒中后,在梗死区周边存在一可逆的半暗带,利用神经保护因子或通过改变半暗带基因表达可保护半暗带,阻止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脑缺血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表达、实验方法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现伟;沈建康;孙青芳;卞留贯 刊期: 2003- 04

  • 对氧磷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氧磷脂酶-1的活性和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对氧磷脂酶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对氧磷脂酶-1通过水解脂质过氧化物和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宋云;田桂玲 刊期: 2003- 04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对神经系统有较强营养作用的因子,对神经元发育、生长、分化、修复和再生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具有相同的作用,已成为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阐述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脑缺血后的表达以及在减轻缺血后自由基损伤、钙超载、脑水肿、缩小梗死体积及对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运良;包仕尧 刊期: 2003- 04

  • 血红素氧化酶在脑缺血缺氧中的表达和作用

    血红素氧化酶(HO)是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其在脑缺血缺氧中的表达和作用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阐述了HO的生物学特点、在脑缺血缺氧中的基因表达和双重作用,并展望了HO抑制剂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年娣;王玲 刊期: 2003- 04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

    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有关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栓塞材料和技术以及并发症的研究也日新月异,尤其是新型栓塞材料的应用.......

    作者:张继方;杨华 刊期: 2003- 04

  • 急性脑梗死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的基因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文章介绍了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载体的种类和基因治疗的研究近况.......

    作者:温仲民;包仕尧 刊期: 2003- 04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和治疗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包括床旁评估和仪器评估.前者包括吞咽困难的筛选和困难程度的评定,后者包括X线检查、电生理检查、内镜检查或压力计检查等,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常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已经有很多方法,如代偿策略、直接和间接策略等.但目前仍需继续致力于吞咽困难的研究,以找出较好的筛选方法和科学的评定量表,制定符合本国或本地区情况的治疗指南.......

    作者:张婧;王拥军 刊期: 2003- 04

  • 动脉炎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动脉炎性脑血管病可能是由微生物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异常所致.早期表现为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坏死、渗出和血栓形成,后期出现血管壁纤维化和动脉瘤形成.临床表现为头痛、多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弥漫性脑损害.血清学试验、脑脊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辅助作用,病理学资料对确诊意义重大.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建辉;冀凤云 刊期: 2003- 04

  • 钙调神经磷酸酶与脑缺血

    钙调神经磷酸酶参与细胞内Ca2+超载引发的一系列反应,调控缺血后脑内蛋白质的磷酸化状态,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双重作用.文章就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分布、酶学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汤颖;苏志强;王德生 刊期: 2003-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