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7期文章
  • 动脉僵硬度与脑血管病

    近年来,动脉僵硬度检测备受重视,但其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对动脉僵硬度的检测方法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包括无症状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楚明;付贤;高庆春 刊期: 2011- 07

  •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

    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是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筛查、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措施制定的基础。TOAST、CCS和ASCO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病因学分型方法。文章从诊断标准和临床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作者:陆翔;黄卫 刊期: 2011- 07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卒中后SAS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文章就SAS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以及卒中后睡眠呼吸障碍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董晓峰;熊康平;曹勇军;刘春风 刊期: 2011- 07

  • 脂蛋白(a)与缺血性卒中

    血脂异常是一个公认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作为血脂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蛋白(a)是一种首先被发现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类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脂体。研究显示,脂蛋白(a)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病。明确其与缺血性卒中以及其他血管性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可为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潇强;庄伟端 刊期: 2011- 07

  • 磁共振波谱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对VaD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代谢指标。磁共振波谱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能量和代谢变化的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VaD患者,并在Va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认知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作者:曹丽;孙中武 刊期: 2011- 07

  • 急性皮质下小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与小动脉病变性卒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小动脉病变所致皮质下小梗死(smallsubcorticalinfarction,SSI)的影像学差异。方法连续住院的急性SSI患者根据循证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SSS-TOAST)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比较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共纳入118例急性SSI患者,剔除7例为心源性脑栓塞,3例为其他明确病因所致卒中,7例为原因不明性卒中。26例大动脉粥样硬......

    作者:李兰玉;李焰生 刊期: 2011- 07

  • 43例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分离的血管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脑动脉夹层分离(caebralaralartydissection,CAD)的血管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表现为脑梗死的自发性CAD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CAD在各项血管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并加以归纳总结。结果43例CA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45.1±12.3)岁。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分离(internalcaro......

    作者:陈红兵;洪华;王莹;刘德志;殷勤;刘新峰 刊期: 2011- 07

  • MMP-2C735T、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及其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有关,但与转归无关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C735T和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TOAST分型和转归的关系。方法23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TOAST标准分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areryatherosclerosis,LAA)(n=37)、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n=31)、小动脉闭塞性卒中......

    作者:刘丹;孙洪英;杨英;张广炜;杨静;贾培飞;吴丽娥;张伟;杨玉蓉;杨安国 刊期: 2011- 07

  •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137G/C基因多态性和血浆IL-18含量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137G/C多态性及血浆IL-18含量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北方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18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8含量,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L-18基因启动子-137G/C多态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IL-18水平[(1......

    作者:王永久;程焱 刊期: 2011- 07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种族差异的系统评价:中国患者与欧洲患者的比较

    目的分析和比较中国与欧洲地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发生率。方法利用MEDLINE和CNKI数据库对所有探讨aSAH后CVS发生率、诊断、治疗或预后的临床研究进行检索(检索时间199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记录血管造影性CVS、有症状CVS和CVS......

    作者:吴春辉;司马国忠;张小军;严朝俊;樊永忠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