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新进展,促进脑血管病领域的学术交流。报道脑血管病各方......
作者: 刊期: 2015- 02
-
远程卒中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尽管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有效开通闭塞血管,但由于其治疗时间窗短和存在出血风险,目前的溶栓率普遍较低。临床研究表明,远程卒中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溶栓率、降低出血风险和改善患者转归。尽管目前远程卒中医疗的应用受到技术、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但随着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远程卒中医疗将会在卒中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金巍;时芳芳;董文帅;陈静;任传成;顾勇 刊期: 2015- 02
-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1,LOX-1)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s,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OX-1不仅可以结合、中和以及降解oxLDL,还能与一些非氧化脂蛋白和凋亡的血细胞结合,通过激活血小板、诱导炎......
作者:周衍德;张艳林;谢莹;刘春风 刊期: 2015- 02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缺血性卒中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之间存在关联,而这些因素常被视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SCH与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SCH可增高卒中风险的假设未能得到证实,甚至有研究表明SCH可能对卒中预后产生有利影响。文章对SCH与卒中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那里;陈晓虹 刊期: 2015- 02
-
睡眠障碍性呼吸与卒中
睡眠障碍性呼吸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睡眠障碍性呼吸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卒中又可增高睡眠障碍性呼吸的发生率。文章就睡眠障碍性呼吸和卒中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炎;蔡思洁;沈芳;盛祺;潘胜桂;马召玺;王万华 刊期: 2015- 02
-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贺敏;陈晓虹;何秋;毕国荣 刊期: 2015- 02
-
动态血压监测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可提供较临床偶测血压更广泛的临床信息,可有效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而且在预测卒中风险方面优于临床偶测血压。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均是卒中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且夜间收缩压的预测价值更高。此外,ABPM还可用来评价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时的血压反应和控制情况。文章对ABPM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席小红 刊期: 2015- 02
-
坏死性凋亡与脑缺血
坏死性凋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与感染、肿瘤、心脏疾病、神经变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坏死性凋亡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脑缺血时坏死性凋亡的诱导、调节和阻断机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脑细胞死亡方式的理解,也有利于针对脑缺血治疗的新靶点研发新的药物。......
作者:朱新永;卢志伟;徐恩 刊期: 2015- 02
-
动态血压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预测中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心血管病指南逐渐将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引入作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ABPM可比较全面地提供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3类信息:评估真实或平均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以及血压变异性。文章对ABPM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震翼;陈艳;陈玲;吴春玲;关春红;张谷 刊期: 2015- 02
-
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方法对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瘤位置和大小、治疗情况以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4例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35个动脉瘤),其中颅内出血组22例(64.7%),非颅内出血组12例(35.3%)。在35个动脉瘤中,颅内出血组23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2个),非颅内出血组12个(主要动脉型1......
作者:杨怀滔;张正善;段炼 刊期: 2015- 02
动态资讯
- 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 2 急性重症卒中的微透析神经化学监测
- 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遗传学问题
- 4 有高血压史的脑梗死患者G蛋白β3亚基基因C825T多态性研究
- 5 老年烟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
- 6 前循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比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7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白质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 8 抑郁是85岁老年人首次卒中发生率的一个危险因素
- 9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与药物选择
- 11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12 幕上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随机研究
- 13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死亡结构域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步态异常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标志
- 15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 16 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
- 17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
- 18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障碍
- 19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 20 男性饮酒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