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8期文章
  • 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具有定向性、穿透性和可聚焦等特性.利用聚焦超声能使不同声能量在体内深部靶组织聚集,产生特有的物理学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和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近的研究发现,聚焦超声可在不开颅情况下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从而为实现颅内无创性靶向给药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杨延庆;程远 刊期: 2007- 08

  • 偏头痛与卒中

    偏头痛与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神经科领域引人关注的课题.许多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卒中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包括偏头痛是卒中的病因、偏头痛作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或后果以及偏头痛与脑梗死是共同病因所致.文章对偏头痛与卒中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张瑛;李焰生 刊期: 2007- 08

  • 载脂蛋白A1/C3/A4/A5基因簇多态性研究进展

    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受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人载脂蛋白A1/C3/A4/A5基因簇定位于11号染色体上,对血脂代谢有重要影响.业已证实,APOA1/C3/A4/A5基因簇上的基因突变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有关,但研究结果不一.文章将对此基因簇上不同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王洪娟;李震中 刊期: 2007- 08

  • 动态CT灌注成像在缺血半暗带评价中的应用

    由于卒中的治疗受到时间窗的限制,血流灌注情况和半暗带的及时评价对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动态CT灌注成像因其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卒中影像学评价中越来越多得到重视.随着多排CT和商业软件的开发,动态CT灌注成像技术日趋成熟.文章就动态CT灌注成像在缺血半暗带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春;余聪;赵建农 刊期: 2007- 08

  •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作为一种快速、廉价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检测到瘤体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3D-CTA可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评价瘤颈部与瘤体、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模拟手术入路,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肖顺武;黄光富 刊期: 2007- 08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的一群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细胞、神经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研究.文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作者:赵书鹤;汤永红 刊期: 2007- 08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分化为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免疫原性低,在较宽的时间窗内通过静脉注射也能向脑梗死区迁移,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充足、无创和不涉及伦理学问题等优势.文章对脐血间充质细胞的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研究做了综述.......

    作者:丁洁;程焱 刊期: 2007- 08

  • 细胞融合修复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由于神经元一旦丧失后即难以再生,因此修复损伤的神经元和减少其死亡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关键.细胞融合是大多数真核细胞的基本发育特征,在人体各个发育阶段均可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干细胞与体细胞融合后会在体细胞内固有定向分化因子作用下发生基因转决,可分化为与体细胞一致的表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融合对损伤细胞具有修复作用,其修复机制包括修复损伤或缺陷基因、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以及直接修复损伤细胞.细胞融合......

    作者:邓志宽;黄华 刊期: 2007- 08

  • 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

    近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有关,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已有大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OSAS与脑血管病独立相关.文章就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做了综述.......

    作者:李连;曹非;杜艳华 刊期: 2007- 08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这一生物学特性为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文章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周琼;汤永红 刊期: 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