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他汀类和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能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血管痉挛通常要等到神经功能恶化症状出现之后才能做出诊断,因此,确定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血管痉挛的预测能力至关重要.使用具有血管收缩或血管舒张作用的药物能够潜在地影响SAH后血管痉挛的风险.据近的Neurology报道,SAH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与血管痉挛的风险增加有关.......
作者:曲东锋 刊期: 2005- 04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仍是未得到充分治疗的定时炸弹
对于许多患者及其医生来说,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即是一次机会的丧失.患者在出现一次短暂的手臂麻木、视力模糊或片刻言语不清后经常不去看病.2005年2月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卒中学会国际卒中会议上报告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于表现为这类症状的患者,医生经常低估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卒中或心脏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而且对这些患者的治疗力度不够.......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5- 04
-
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女性缺血性卒中
一项调查女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益处的大型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降低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没有明显的益处,但却对降低缺血性卒中明显有益.2005年3月,这项研究结果在佛罗里达召开的美国心脏学会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并发表在NewEnglJMed上.......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5- 04
-
女性偏头痛、头痛与卒中的风险
通常认为,偏头痛和普通头痛与以后的卒中风险有关,但这主要是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的结论.而评价特定的头痛类型与卒中联系的前瞻性资料还不多见.......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5- 04
-
第30届国际卒中大会概要
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主办的第30届国际卒中大会于2005年2月1日-4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交流的内容包括卒中的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和预后,卒中的预防、危险因素及其控制,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实验研究等.会议文摘以口头报告和壁报的形式展示.会前共整理出449篇文摘,刊登在Str......
作者:徐格林;陈光辉 刊期: 2005- 04
-
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30年循证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抗血小板药是在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众多药物中研究充分、证据多的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主要包括血栓素A2抑制剂(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阿昔单抗等).其中,对阿司匹林的研究早、证据充分、也成熟.近年来对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和双嘧达莫的研究也相当活跃.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正在研究之中.现就......
作者:刘鸣 刊期: 2005- 04
-
钙通道阻滞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channelblocker,CCB)是选择性阻滞Ca2+经钙通道进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Ca2+浓度降低的一类药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CCB的研究便从实验研究发展到临床研究,后来发现CCB能在离子通道水平选择性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内,从而降低细胞内Ca2+浓度选择性扩张小动脉,并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功能.CCB现已广泛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5- 04
-
2004年脑血管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成果推动了脑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学的探索.作为一种主要的基础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将心脏和脑2个重要靶器官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血管性事件的结局--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梗死,一直是当今引人注目的公共健康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及时地确定不可逆性损伤和半暗带,为临床提供更恰当的溶栓时间窗,并且还可以客观地预测卒中的恢复程度乃至......
作者:陈光辉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和防治
- 2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微栓子信号监测
- 3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病理学和内科治疗
- 4 变异型偏头痛
- 5 微RNA: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靶点
- 6 神经病学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 7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关系
- 8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策略
- 9 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 10 单纯性心房扑动的自然史
- 11 血栓弹力图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 12 胞磷胆碱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13 成年中枢神经发生与脑损伤治疗
- 14 阜新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延误及其影响因素
- 15 妊娠血浆蛋白-A与缺血性卒中
- 16 脑出血模型
- 17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
- 18 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
- 19 烟雾病合并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
- 20 卒中发病前的他汀类治疗能改善卒中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