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D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静脉闭塞性血管病,除累及脑深静脉系统外,常常伴有广泛的静脉窦血栓形成.DCVST患者多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CT或MRI显示双侧丘脑、基底节对称性梗死,易合并出血;静脉期血管造影发现深静脉系统闭塞可确诊.早期诊断、尽早抗凝和溶栓治疗是减少出血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荣杰;张本恕 刊期: 2005- 06

  •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某些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某些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sICAM-1含量,并检测他们的某些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作者:岳炫烨;马存根;王琦;孟波;梁丽云 刊期: 2005- 06

  • 栓塞真是腔隙性梗死的关键吗?

    CT和MRI等新的神经影像学和其他诊断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腔隙性梗死的认识,同时也带来了对经典腔隙假说和发病机制的怀疑和争论.争论之一就是栓塞是否是腔隙性梗死的关键.要澄清这一问题,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对腔隙性梗死这一疾病实体给予特别的关注.......

    作者:苏克江;高宗恩;张国成 刊期: 2005- 06

  •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脑梗死是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60%~80%,其年复发率高达5.19%[1].目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主要手段之一[2].然而,许多患者虽然一直坚持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但仍不能完全预防卒中的复发.据认为,这种现象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3].......

    作者:何美霞;曾进胜 刊期: 2005- 06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

    1开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近年来,全面加强国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的共识,其原因包括:(1)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心脑血管发病率就已呈下降趋势;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卒中发病却呈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作者:王伊龙;王春雪;王拥军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