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D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静脉闭塞性血管病,除累及脑深静脉系统外,常常伴有广泛的静脉窦血栓形成.DCVST患者多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CT或MRI显示双侧丘脑、基底节对称性梗死,易合并出血;静脉期血管造影发现深静脉系统闭塞可确诊.早期诊断、尽早抗凝和溶栓治疗是减少出血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荣杰;张本恕 刊期: 2005- 06
-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某些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某些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sICAM-1含量,并检测他们的某些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作者:岳炫烨;马存根;王琦;孟波;梁丽云 刊期: 2005- 06
-
栓塞真是腔隙性梗死的关键吗?
CT和MRI等新的神经影像学和其他诊断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腔隙性梗死的认识,同时也带来了对经典腔隙假说和发病机制的怀疑和争论.争论之一就是栓塞是否是腔隙性梗死的关键.要澄清这一问题,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对腔隙性梗死这一疾病实体给予特别的关注.......
作者:苏克江;高宗恩;张国成 刊期: 2005- 06
-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脑梗死是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60%~80%,其年复发率高达5.19%[1].目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主要手段之一[2].然而,许多患者虽然一直坚持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但仍不能完全预防卒中的复发.据认为,这种现象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3].......
作者:何美霞;曾进胜 刊期: 2005- 06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
1开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近年来,全面加强国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的共识,其原因包括:(1)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心脑血管发病率就已呈下降趋势;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卒中发病却呈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作者:王伊龙;王春雪;王拥军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机制
- 2 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 3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 4 动脉溶栓和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
- 5 Rho/Rho激酶系统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 6 美国国家卒中协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体系的推荐意见
- 7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时血压变异性与转归相关性的汇总分析
- 8 脑出血后血肿增大
- 9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10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
- 11 九年积累,九年磨砺--评2003版AHA缺血性卒中的早期处理指南
- 12 卒中定义的更新:理解并指导临床实践
- 13 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
- 14 偏头痛急性发作与偏头痛预防的药物治疗
- 15 因子Ⅴ Leiden突变与中国青年缺血性卒中无关
- 16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 17 侧支循环评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18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 19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 20 伴有脑肿胀的大脑和小脑梗死的管理推荐意见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