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9期文章
  • 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能阻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造成卒中病程迁延,是影响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做了综述.......

    作者:吴宇洁;王少石 刊期: 2005- 09

  •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由于传统痴呆定义的束缚,目前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不能发现非痴呆的认知障碍,也难以与混合性痴呆相区别,更不能促进血管性痴呆的防治.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则可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变有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障碍,促进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作者:王国祥;李焰生 刊期: 2005- 09

  •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血管性痴呆(VaD)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逐渐建立.已有2个很好的工具可用于VaD的诊断--NINDS-AIREN和ADDTC.尽管NINDS-AIREN和NINCDS-ADRDA标准可用来区分单纯性VaD和单纯性Alzheimer病,但VaD与Alzheimer病的鉴别以及混合性痴呆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系列研究已证实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VaD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善认知功能,而且还......

    作者:丁素菊;李云霞 刊期: 2005- 09

  • 脉络宁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nNOS和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c-Fos免疫活性表达改变及脉络宁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7d龄大鼠右侧颈总动脉1h,然后暴露在8%氧和92%氮的混合气体中2h,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缺血缺氧后和脉络宁处理后c-Fos和nNOS的免疫活性.结果:缺血缺氧6h后c-Fos表达达高峰;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脉络宁处理组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

    作者:孙克娅;王兴旺;张留宝;蒋正生 刊期: 2005- 09

  • 关于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适应证的建议

    动脉粥样硬化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资料表明,约25%的脑血管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1].......

    作者: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刊期: 2005- 09

  • 有效预防卒中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小剂量抗凝还是加压弹力袜?

    小剂量抗凝和加压弹力袜同为卒中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一直被临床采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有关小剂量抗凝是否优于只用弹力袜的不同观点.......

    作者:苏克江;高宗恩;王桂敏 刊期: 2005- 09

  • 重视血管性认知和情感障碍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也迅速增加.......

    作者:李焰生 刊期: 2005- 09

  • 抗血小板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事件再发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加双嘧达莫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再次发生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4例,分为氯吡格雷组(82例,75mg/d)、阿司匹林组(106例,肠溶阿司匹林75~100mg/d)和阿司匹林加双嘧达莫组(126例,阿司匹林肠溶75~100mg/d和双嘧达莫150mg/d).至少在出院后1、3、6、12个月各随访1次.主要终点指标......

    作者:王佳怡;王少石 刊期: 200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