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与卒中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是栓塞性卒中的原因之一.随着对主动脉弓斑块研究的深入.其与卒中的关系也越来越清楚,尤其是主动脉弓斑块厚度≥4mm与原因不明性卒中、卒中复发以及其他血管事件有关.虽然对主动脉弓斑块与卒中的临床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仍然存在许多疑问.......
作者:李月春;张京芬;王瑞萍 刊期: 2009- 01
-
高血糖与卒中
高血糖对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目前认为,高血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通过激活多元醇通路、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激活蛋白激酶C以及激活氨基己糖途径直接参与对细胞和血管的损伤;此外,高血糖通过脂质代谢、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等间接途径参与对血管的损伤.控制高血糖可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率,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丽;李焰生 刊期: 2009- 01
-
经颅多普勒诊断卵圆孔未闭
经颅多普勒(trmscranialDoppler,TCD)诊断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的方法至今已有20年历史.1999年威尼斯会议规定了此方法的标准化步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近10年来,研究者对该方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文章对相关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赵世君;李月春;王宝军 刊期: 2009- 01
-
不同抗栓干预对心房颤动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抗栓干预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lmidicacid,LPA)含量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抗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235例未接受抗栓治疗的NVAF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n=76,阿司匹林100mg/d,双嘧达莫100mg/d)、阿司匹林+固定剂量华法林组(......
作者:李振光;于占彩;伍期专;王道珍;鞠卫萍;王远臣;詹霞;吴喜娟;周丽;唐朝枢 刊期: 2009- 01
-
运动想像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分为对照治疗组(药物治疗+早期运动疗法)和运动想像治疗组(药物+早期运动疗法+运动想像疗法),每组各25例.治疗前和治疗40d时,采用Fugt-Meyer量表(FMA)评价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使用量角器测定患侧手腕主动活动范围(AROM),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
作者:葛永春;赵合庆 刊期: 2009- 01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PIH)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l例PHI患者均行CT平扫,MPd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结果31例PIH患者CT平扫均可见顶枕叶分水岭区低密......
作者:孙多成;肖忠;李福彰;丘鸿凯;谭玲玲 刊期: 2009- 01
-
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与治疗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在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实践中,如何选择和怎样实施抗栓治疗,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文章综合近期文献对此进行了讨论.......
作者:苏克江 刊期: 2009- 01
-
新型强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从实验室到临床
自由基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反应加重细胞膜损伤,进而导致神经无死亡和脑水肿.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区内皮损伤和缓解神经细胞损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能减轻溶栓治疗诱导的再灌注后脑水肿和出血事件.l临床经验提示,依达拉奉的治疗时间窗很宽,与溶栓疗法联合应用能降低卒中病死率和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文章对依达拉奉从实验事到临床阶段的发展历程......
作者:樊东升 刊期: 2009- 01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丙泊酚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2 非选择性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中脑微栓子的检测
-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
- 4 血管造影不能发现的脑干、丘脑及基底核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切除
- 5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现状
- 6 XYLB基因rs1711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关联研究
- 7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 8 卒中后痴呆的预防和治疗
- 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组织特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预测的意义
-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 11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脑血管痉挛
- 12 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验证
- 13 自噬和凋亡在脑缺血中的相互作用
- 14 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sICAM-1、hs-CRP和TNF-α血清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5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系列教材征购启事
- 16 星形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 17 依他普仑和解决问题疗法预防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
- 18 脑出血后的抑制细胞凋亡干预
- 19 自体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移植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转归
- 20 以头痛和癫痫发作为警兆征象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