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外源性硫化氢通过抑制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和脑损伤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硫化氢30ppm组(1ppm=1mg/L)和硫化氢60ppm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观察神经功能学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半暗带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

    作者:魏霞;潘红;姚旋;张兵 刊期: 2015- 12

  • 弥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 评分预测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新发脑微出血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StrokeProgramEarlyCTScoreon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ASPECTS)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新发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在入院48h内完成MRI检查并在发病10~14d时复......

    作者:刘艳;丁云龙;刘文鹏;魏灿;张艳荣;刘丽;陆云峰;徐俊 刊期: 2015- 12

  • 抑制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和胱天蛋白酶-3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制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AMPK抑制剂组,每组12只。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AMPK抑制剂组在插入线栓时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

    作者:王展波;李花;郑长亮;陶黎;牟尚东;杨正奇 刊期: 2015- 12

  • 分水岭梗死类型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分水岭梗死(watershedinfarction,WSI)类型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MRI和弥散加权成像确诊的WSI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颅外段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进行颅内血管检查。WSI患者分为皮质分水岭梗死(corticalwatershedinfarction,CWSI)、内分水岭梗死(internalw......

    作者:于金梅;王玉洁 刊期: 2015- 12

  • 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无症状脑梗死和卒中的关联

    膳食蛋白质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尚未得出定论。在一项基于社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中,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综合心力衰竭治疗中心内一科的Haring等对具有卒中风险的膳食蛋白质来源与无症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

  • 血管内介入治疗改善卒中后转归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根据JAMA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功能转归并增加发病后90d功能独立的患者比例,而有症状颅内出血或全因死亡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

  • 伴有高血压的急性期后轻微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

    大多数关于缺血性卒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都局限于急性期的心率和血压变化,而对自主神经症状的定量评估资料却寥寥无几。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学的Idiaquez等对高血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进行了评估。......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

  • 治疗溶栓后脑出血并不能降低死亡风险

    根据JAMANeur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治疗卒中溶栓后有症状脑出血(symptomaticintracerebralhaemorrhage,sICH)无法降低院内病死或血肿扩大的可能性,而缩短诊断和治疗时间可能是改善转归的关键。......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

  • 空气污染与青年缺血性卒中风险

    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直径......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

  • 常规3D-TOF-MRA 显示的颈动脉斑块内高强度信号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被公认为脑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高度狭窄并非总是会导致缺血性卒中,而中度狭窄则可能经常引发缺血性卒中。据报道,颈动脉斑块内出血(carotidintraplaquehemorrhage,IPH)与新发脑缺血事件之间存在关联。日本大分县佐藤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Yamada等在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中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阐明常规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3-dimensiona......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