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炎症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和机制
炎症参与了许多血管性疾病的发病过程。血流动力学引起血管壁炎性因子激活,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激活血管壁炎性级联反应。炎性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浸润并分泌的酶类逐渐使血管壁薄弱形成动脉瘤甚至导致其破裂。因此,炎症在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者:姚鹏飞;程刚;高晨 刊期: 2016- 03
-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广泛,其中以心源性栓塞和头颈部动脉夹层分离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年轻人中的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率增高以及控制不力,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比例有所上升。然而,即使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仍有1/3左右病因不明。......
作者:宋小燕;吴云成;郑茜 刊期: 2016- 03
-
陷窝蛋白-1与脑缺血后炎性反应
陷窝蛋白-1作为陷窝的标志蛋白,通过其脚手架结构域寡聚许多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也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文章对近年来陷窝蛋白-1与缺血性卒中后炎性反应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讨论其炎症调控机制。......
作者:黄素芬;易健;刘柏炎 刊期: 2016- 03
-
延髓内侧梗死的研究进展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medularyinfarction,MMI)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常会被误诊或漏诊。确诊有赖于MRI。文章对MMI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预后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晓芳;李常新;吴晓巍;王状状 刊期: 2016- 03
-
在抵达医院前功能快速恢复的卒中患者仍处于转归不良的高危风险之中
根据2016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的报道,对院外给予镁剂治疗卒中试验(FieldAdministrationofStrokeTherapy-Magnesium,FAST-MAG)进行的一项事后分析显示,在送往医院过程中临床症状减轻的卒中患者仍然处于转归不良的高危风险之中,因此应像转运过程中症状不能迅速恢复的患者那样治疗。......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
CT 灌注成像能提高急性后循环卒中的诊断准确率
CT灌注成像(computedtomographyperfusion,CTP)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疑似后循环卒中的诊断价值尚不确定,而且全脑容积灌注成像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德国明斯特大学医院临床放射科的Sporns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在非增强CT扫描(non-contrastCT,NCCT)和CT血管造影源图像(CTangiographysourceima......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
卒中幸存者恢复后癫痫的发生率很高
根据2016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报道的一项研究,卒中幸存者的癫痫发生率似乎很高,可在初次卒中恢复后数月到数年期间发病。研究人员通过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保险理赔数据,确定了2005年至2013年期间所有因首次卒中而急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
80岁后血管性疾病与痴呆风险增高有关
根据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与心肌梗死或卒中相比,到耄耋之年后仍然无心血管疾病的个体更易受到痴呆的影响。在一小组受试者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低动脉钙化评分与较低的痴呆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有关,表明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大脑。......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
吡格列酮能在既往有卒中史的非糖尿病患者中预防卒中
根据2016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报道的一项研究结果,在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aemicattack,TIA)史的患者中,即使当时这些患者没有糖尿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也能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
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高与颈动脉内膜切除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既往研究显示,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同时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高水平血浆Gal-3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高相关,但至今尚未对血浆Gal-3水平能否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未来卒中风险进行过探讨。瑞典马尔默隆德大学临床科学系的Edsfeldt等在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中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Ga......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2 纤维蛋白原Bβ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3 脑小血管病的病理学
- 4 血清脂联素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后抑郁
- 5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机制
- 6 急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与神经可塑性
- 7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级与治疗决策
- 8 高血糖与卒中
- 9 镁和阿司匹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
- 10 TIA或小卒中后卒中的危险性比预想的更高
- 11 卒中后易动情感的药物干预
-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 13 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难治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14 急性卒中的低温治疗
- 15 青年人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 16 内囊预警综合征
- 17 辛伐他汀能减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
- 18 睡眠呼吸暂停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事件风险
- 19 对于某些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优于血管夹闭
- 20 神经节苷脂GM1与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