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卒中后卧床期间头部位置不会影响功能转归
根据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患者在卒中恢复过程中的头部位置对功能转归没有影响.急性卒中头部位置试验(HeadPositioninAcuteStrokeTrial,HeadPoST)旨在确定急性卒中患者入院初24h内平卧位与半坐位(≥30°)头部位置对90d功能转归的影响.其中5295例患者为平卧位,5798例患者......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接触抽吸技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血管再通率不逊于支架取栓器
根据在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使用直接接触抽吸技术开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闭塞动脉能获得与支架样取栓器相近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192例患者接受直接接触抽吸,另外189例患者使用支架样取栓器.抽吸组的平均年龄较大(72岁对68岁;P=0.01),高血压比例显著更高,而且有更多的患者既往有卒中病史.以脑梗死溶栓(T......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迷走神经刺激可改善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在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探索性研究显示,使用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有望改善卒中患者的手臂运动功能.虽然主要终点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次要终点方面却显示出前景.这项探索性研究在美国和英国的4家医疗中心募集存在慢性中至重度上肢偏瘫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参试者均植入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并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并接受为期6周的强......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神经保护抗体对卒中后行走功能无显著影响
根据在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一种旨在保护神经损伤并改善卒中后患者行走能力的抗体似乎不能改善转归.通过阻断髓磷脂抑制性蛋白例如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来促进轴突生长是一种潜在的卒中恢复策略.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探讨MAG单克隆抗体GSK249......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无法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转归
根据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与基于现行指南进行的治疗相比,对急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进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不能提供任何更多的益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减少缺血性卒中生活依赖(TripleAntiplateletsforReducingDependencyi......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帕金森病可能与卒中有关联
根据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结果,帕金森病可能与卒中有关,与阿尔茨海默病与卒中的关联很相似.为了查明卒中与帕金森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Kummer等对2008年至2014年期间160万例66岁及以上医疗保险受益人群样本的医疗索赔信息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卒中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作为比较.......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卵圆孔未闭封堵装置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卒中预防方面的长期获益
根据2017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ISC)上提交的一项研究,10年随访结果显示,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封堵装置在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FO封堵与现有标准治疗方案比较复发性卒中随机评估试验(RandomizedEvaluationofRecurrentStrokeComparingPFOC......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03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连续住院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SCH定义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4.50~10.0mU/L且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正常.应用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评分评价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总分1~2分定......
作者:尹克金;张兢;栾丽芹;宰国田;杨帆;王文斌;刘德志 刊期: 2017- 03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频(10Hz)、低频(1Hz)以及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thetaburststimulation,TBS)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低频(18例)、高频(18例)、TBS(18例)rTMS或假......
作者:项文平;王宝军;薛慧;刘国荣;李月春;张军;姜长春;庞江霞 刊期: 2017- 03
-
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水平与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24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KDR+EPCs水平.在发病后90d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
作者:钟平;刘时华;汪国胜;程燕;张蕾;梁彩霞;马争飞;苏永兴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的验证:与HAMD-17和BDI-13的比较
- 2 男性饮酒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 3 钙通道阻滞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4 血小板糖蛋白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
- 5 呃逆与脑血管病
- 6 缺血后处理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
- 7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关系的初步分析
- 8 眼的血管改变可预测严重高血压风险
- 9 踝肱指数的测量与判读: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
- 10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危险因素
- 11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介入神经放射学中的价值
- 12 酷似缺血性卒中的病毒性脑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13 脑出血临床分级量表
- 14 球囊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15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
- 16 踝肱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 17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出血
- 18 经颅多普勒检测脑微栓子
- 19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无视盘水肿性特发性颅内高压与静脉窦狭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
- 20 替罗非班在缺血性卒中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