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细胞比容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张尧;邱峰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疾病恶化, 血细胞比容, 危险因素, 时间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发病24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测得的Hct的四分位数分为低水平Hct、正常水平Hct和高水平Hct.END定义为住院后5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比较END组和非END组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基线NIHSS评分、梗死灶大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男性128例(59.26%),平均年龄(67.40±14.12)岁;62例(28.7%)发生END,男性和女性Hct正常范围分别为40.12%~46.35%和38.32%~44.17%.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基线NIHSS评分(P=0.001)、空腹血糖水平(P=0.030)、C反应蛋白水平(P=0.041)以及不同Hct水平的患者构成比(P=0.023)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40.0%)和低水平(35.2%)Hct患者EN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Hct正常患者(20.4%),但高水平与低水平Hct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ct(优势比2.460,95%可信区间1.146~5.283;P=0.021)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070,95%可信区间1.014~1.129;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t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