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先兆性头痛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再出血风险
曲东锋
关键词:先兆性, 头痛,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治疗目标, 生理学机制, 前瞻性研究, 住院患者, 早期手术, 学者, 临床意义, 突发性, 发生率, 小组, 渗漏, 警告, 环境, 发病, 德国, 病理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发病前数天或数周内出现的严重突发性头痛通常被称为警告性渗漏或先兆性头痛(sentinel headache,SH).据报道,15%~60%的SAH住院患者曾经出现过SH,但其临床意义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仍然存在争论.防止再出血是SAH的重要治疗目标之一,由于SAH后的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很高,有些学者建议实施超早期手术,但这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这无法保证在佳环境下由好的治疗小组为患者提供治疗.为了探讨SH与再出血的关系,德国学者Beck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