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缺血病灶的危险因素
佘家贵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 病灶, 中心医院, 预测因素, 平均体积, 皮下注射, 患者预后, 赫尔辛基, 脑梗死, 肝素治疗, 对照试验, 永久性, 前瞻性, 低密度, 安慰剂, 评价, 风险, 芬兰, 大学
摘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出现的低密度梗死灶尽管比较小(平均体积<10 mL),但缺血病灶与患者预后高度相关.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的Juvela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价依诺肝素治疗(40 mg/d,皮下注射)能否降低SAH后脑梗死风险,并分析SAH后3个月时CT出现永久性缺血灶的预测因素.其结果发表在近的J Neurosurg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