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脑动脉瘤, 再出血, 脑缺血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年发病率稳定在6/10万左右,但在日本和芬兰较高.其发病率任何明显的下降都归因于较高的CT扫描率,因为通过CT扫描可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大多数SAH患者的年龄在60岁以下.总体上SAH的危险因素与卒中相似,遗传因素只起一小部分作用.总体病死率在50%左右(包括院前死亡),1/3的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突发性爆裂样头痛在SAH诊断中是一个重要,但并非特异性的特征:一般来说,如果这是惟一的症状,那么10例患者中有9例其病因是无害的.所有患者都必须行CT扫描,如结果阴性,再行腰穿.在SAH的病因中,动脉瘤破裂占85%,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出血(预后良好)占10%,各种罕见病因占5%.检测动脉瘤的导管血管造影正逐步被CT或MR血管造影所替代.入院时临床病情差可能是由原发或再发出血引起的可挽救的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急性脑积水或全脑缺血所致.闭塞动脉瘤能有效预防再出血,但还缺乏评估早期手术(3 d内)和晚期手术(10~12 d)相对益处的对照试验.如动脉瘤的部位和结构许可,血管内闭塞比手术治疗更好.降纤药可降低再出血的危险性,但不会改善总体转归.口服尼莫地平可降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其他一些得到观察性研究支持的措施包括不限制液体输入和避免使用降压药.一旦出现缺血,联合采用诱导高血压和高血容量的治疗方案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似乎是合理的,但其益处尚未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