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抗癫(癎)药--脑缺血时的一种可能的神经保护策略
Paolo Calabresi;Letizia M.Cupini;Diego Centonze;Francesco Pisani;Giorgio Bernardi;李继英;承颖亮
关键词:脑缺血, 抗癫(癎)药, 神经保护
摘要:近,已有一些新的抗癫(癎)药(AED)用于临床.同传统AED的作用一样,这些新的AED作用于突触前和突触后的多个细胞位点.应用AED进行药物治疗的主要共同目标是通过减少兴奋传递或增强神经元抑制来抵消异常的脑兴奋性.有趣的是,脑缺血时也会出现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和神经元抑制的减弱.因此,作为一种可能的脑缺血神经保护策略,近AED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AED已经在卒中动物模型中进行过实验,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利用啮齿动物全脑或局灶性缺血模型进行的实验研究,已使人们对各种AED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人急性卒中的治疗,这些研究的含义却并非总是那么显而易见.事实上,应用多种针对大多数AED调控的同一电压和配体门控通道的药物进行的各种临床研究均未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与人类卒中方面,局灶性缺血性损伤形成的机制不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展示一种新的在将来可用于神经保护的治疗远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