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现状
脑出血的内外科治疗价值尚无定论,脑出血的治疗亟需规范化.文章综述了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现状和血肿抽吸引流的日的、时机及理论依据.......
作者:殷小平;张新江;姜亚平;张苏明 刊期: 2002- 01
-
椎动脉损伤的治疗进展
椎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少见,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临床观察治疗适用于损伤轻微的病例;结扎治疗为传统的常见治疗方法,存在手术出血多,远端暴露困难的缺点;血管内栓塞治疗由于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取代传统的手术结扎方法的趋势;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也已用于椎动脉损伤的特殊病例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庆诗;韩小宪 刊期: 2002- 01
-
内洋地黄素与脑血管疾病
内洋地黄素是一种具有洋地黄样生物活性的因子,是钠泵抑制剂和洋地黄受体的内源性介质,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和肾上腺,具有利尿利钠、缩血管和强心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内洋地黄素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血清和脑脊液中内洋地黄素的水平与脑血管痉挛、意识改变、脑出血和脑缺血程度呈正相关.地高辛抗体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的生物活性,对防治缺血性脑损伤可能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作者:胡爱群;柯永胜 刊期: 2002- 01
-
缺血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
成年腑组织神经元再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影响神经元再生的因素和神经无再生的凋节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卫东;江文;王洪典;万琪 刊期: 2002- 01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卒中患者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肺栓塞(PE)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卒中后的病死率、致残率与DVT密切相关.急性卒中好发于老年人,卒中后多合并言语、智能障碍,而且DVT、PE的症状和体征是非特异性的,误诊和漏诊率极高.TCD、125I纤维蛋白原扫描、增强静脉造影、D-二聚体检测、MRI等是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但各有优缺点.抗凝、溶栓治疗是降低卒中后DVT的主要方法,但可增加出血......
作者:李学忠;包仕尧 刊期: 2002- 01
-
脑低氧预适应及其机制
预先反复短暂低氧预适应可使脑组织产生低氧适应,可使其在后续的长时间缺氧中得到保护.脑低氧预适应是脑抗缺血或缺氧的一种内源性保护现象.目前对脑低氧预适应的机制尚未后阐明,文章对脑低氧预适应现象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林毅勇;邵福源 刊期: 2002- 01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
内皮素受体介导了内皮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时的血管舒缩功能,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作了介绍.......
作者:张军臣;张延庆;张春芬 刊期: 2002- 01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现状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占脑梗死原因的3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r新的机会.多组临床试验证实,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同,并且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将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勇;潘旭东;邹英华 刊期: 2002- 01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病因和治疗
......
作者: 刊期: 2002- 01
-
开创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新局面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所有支持和关心本刊的国内外脑血管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作者:张国瑾;陈兴洲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颈动脉再通内膜切除术与支架置入术对比试验(CREST)
- 2 Toll样受体4与缺血性脑损伤
- 3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 4 手术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转归分层
- 5 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半球对卒中后失语康复的影响
- 6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经颅多普勒辅助溶栓
- 7 颅外脑血管疾病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综述)
- 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汇总分析
- 9 新的机械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烟雾综合征: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 11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
- 12 雌激素与偏头痛发作
- 13 血管内治疗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比较: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14 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无卒中或TIA病史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
- 15 入院时脑局部氧饱和度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 16 脾切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17 神经递质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18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胱冬酶-3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研究进展
- 20 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防:临床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