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炎症机制
迟发性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并发症,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效果尚不满意.文章综述了迟发性血管痉挛的炎症机制,介绍了通过抗炎治疗缓解迟发性血管痉挛的新进展.......
作者:李聪慧;张庆俊;叶建亚 刊期: 2004- 09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缺血性脑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多种,如抗细胞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此外,EPO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透过血脑屏障,这是许多神经营养因子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其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作者:刘春岭;黄如训 刊期: 2004- 09
-
脑微出血与脑出血
通过T2*加权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到的脑微出血可反映微血管病变的出血倾向.研究表明,微出血是脑出血显著而独立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同时,一些卒中相关因素对微出血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也具一定影响.对脑微出血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脑血管病的机制并可能改进目前的治疗方案.......
作者:桂雅星 刊期: 2004- 09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抗凋亡、阻断谷氨酸兴奋毒性、阻止NO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内,提示将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作者:陆阳 刊期: 2004- 09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于细胞(MS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1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对照组和MSC治疗组.MSC移植前应用BrdU标记,再灌注1d后经同侧颈内动脉注射MSC(1×106),对照组则注射PBS.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每天应用爬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2h再灌注2、4、6和8d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bFGF的表达,......
作者:许予明;宋波;秦洁;黄悦;张化彪;张苏明 刊期: 2004- 09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6例,其中3例进行狭窄预扩,3例使用脑保护装置,共放置自膨式支架18枚.结果:18枚支架均成功置入,术中无严重并发症,1例(6.3%)术后第3天发生非处理血管供血区脑梗死.随访1~8个月,无新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末次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平均0.75(0~2)分,所有患者生活均自理.10例患者术后3......
作者:姜建东;杜颂伟;顾建平;陈亮;王景涛;杨杰 刊期: 2004- 09
-
1000mg泡腾乙酰水杨酸和舒马曲坦治疗偏头痛伴随症状的疗效
......
作者: 刊期: 2004- 09
-
褪黑激素能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
作者: 刊期: 2004- 09
-
培哚普利治疗能增加轻微卒中后的脑灌注储备
......
作者: 刊期: 2004- 09
-
钙通道阻滞剂适合于高血压患者的卒中预防
......
作者: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卒中与Alzheimer病的危险性
- 2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缺血性脑损伤
- 3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处理--美国卒中学会和欧洲卒中促进会的新指南
- 4 卒中治疗的组织
- 5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
- 6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损害:危险因素和特征
- 7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 8 脾和干扰素-γ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 9 与血管功能有关的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 10 寒潮诱发卒中:来自易卒中型高血压大鼠研究的证据
- 11 缺氧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糖原合酶激酶3β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 12 亚低温通过下调分化抑制因子2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 13 朱克教授生平
-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 15 改善卒中的结局--一项进行中的研究
- 16 局灶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影像学
- 17 血脂与卒中
- 18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
- 19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储备能力研究
- 20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临床表现和多模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