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其发病率较高,临床预后较差,尚无有效的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方法.文章就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少君;霍金莲;彭国光 刊期: 2011- 04
-
亚低温治疗对缺血性卒中纤溶系统的影响
纤溶系统失衡参与了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大多数学者认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纤溶活性降低,而部分学者认为其纤溶活性增高.亚低温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并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神经保护效应的治疗手段.动物实验证实,亚低温治疗能提高血浆纤溶活性并减少缺血区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但相关临床研究较少,而且多局限于亚低温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协同性的研究.......
作者:赖玉洁;余丹 刊期: 2011- 04
-
烟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直接和间接血管重建术可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和脑出血发生.文章对其外科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手术时机、适应证、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荣军;王晓峰;唐宗椿;刘建新;王军;杨术真;毛小林;杨兴奎;陈勃勃;魏毅君;李加龙;孙俊峰 刊期: 2011- 04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由于颅内、外动脉在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方面存在差异,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及早识别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于积极防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危险因素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许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
作者:黎炳护;张莉莉;李敬诚 刊期: 2011- 04
-
吸烟与卒中和卒中亚型的关系
吸烟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会增高卒中风险,而戒烟后卒中风险可能会降低,甚至与非吸烟者无显著差异.吸烟人群因年龄、性别、吸烟量、烟龄和地区的不同,其卒中和各卒中亚型的风险也存在差异.......
作者:靳英;吴升平 刊期: 2011- 04
-
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sICAM-1、hs-CRP和TNF-α血清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8例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以48例单纯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支架置入(血管造影)前以及支架置入后24h、48h、3d、1周和3周时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nsionmolecule-1,sICAM-1)、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
作者:高长越;张莉莉;方传勤;杨清武;王景周;李敬诚 刊期: 2011- 04
-
动脉溶栓辅助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辅助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设计,将24例动脉溶栓后遗留血管狭窄(>5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支架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评价两组血管完全再通率、残余狭窄率以及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支架治疗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药物治疗组(54.5%对0%,χ2=6.382,P<0.001),残余狭窄率显著......
作者:周瑜;王景周;张莉莉;方传勤;高长越;杨清武;李敬诚 刊期: 2011- 04
-
高危复杂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支架置入治疗
目的探讨高危复杂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25例高危复杂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支架置入治疗,术中分别采用了安置临时起搏器、应用ev3脑保护伞、狭窄血管预扩张与后扩张结合、导引导管同轴导入技术、分期支架成形技术以及多支架同时置入技术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2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21例(84%)症状消失或减轻,1例出现术中栓子脱落,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死亡病例.结论高危复杂颈动脉狭窄......
作者:刘建林;马强 刊期: 2011- 04
-
6例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例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CT或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血流代偿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2例,严重狭窄4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双侧1例).颈内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分水岭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缺血4例,前循环缺血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6例患者均有侧支循环建立,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软膜动脉是常......
作者:杨芬;张英谦;吕强;张卫清;陈雪涛;赵发国;靳雁斌;石进 刊期: 2011- 04
-
尿激酶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与单纯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与单纯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其中,单纯动脉溶栓组(仅采用尿激酶动脉溶栓)38例,支架置入组(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基础上行支架置入)26例.收集两组病例的医疗和神经影像学资料,比较血管再通率、有症状颅内出血和(或)死亡发生率.采用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
作者:向静;张莉莉;杨清武;方传勤;王景周;李敬诚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缺铁性贫血并发脑血栓形成4例临床分析
- 2 青年人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 3 NADPH氧化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 4 炎性肠病相关性脑静脉血栓形成
- 5 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抗栓和抗高血压治疗
- 6 PROactive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
- 7 CD40/CD40L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
- 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脑缺血
- 9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短期转归的影响
- 10 谷氨酸与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11 经顶部入路预置管二次注射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 12 β淀粉样蛋白在神经血管单元损伤中的作用
- 13 微气泡注射和超声监测可加速卒中患者的溶栓过程
- 14 院内卒中患者常规口服营养补充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15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 16 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与治疗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 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1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
- 19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 20 脑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