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阿戈美拉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比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舍曲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和......
作者:么宪伟;于志军;李滟岚;莫翠英;潘红珊;李春阳 刊期: 2014- 12
-
经外侧裂-岛叶与经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转归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为转归良好,≥4分为转归不良)和病死率.结果共纳入6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0例,经皮质入路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
作者:李宝东;王存祖;陈冬云;李杰;谢建勤;殷桥 刊期: 2014- 12
-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续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5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的抗栓治疗5.1抗血小板药FDA已批准4种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平均而言,这些药物能使卒中、MI或死亡的RR降低22%[440],但这些药物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治疗的选择.......
作者:Walter N.Kernan;Bruce Ovbiagele;Henry R.Black;Dawn M.Bravata;Marc I.Chimowitz;Michael D.Ezekowitz;Margaret C.Fang;Marc Fisher;Karen L.Furie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 2 抗生素用于老年人卒中的一级预防
- 3 脑动静脉畸形姑息治疗后遗症
- 4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
- 5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 6 血清脂蛋白(a)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病因学亚型的相关性
- 7 卒中幸存者恢复后癫痫的发生率很高
- 8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9 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 10 星形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 1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
- 12 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降压治疗:J曲线现象
- 13 椎动脉夹层分离
- 14 农村远程卒中网络的临床可行性
- 15 肠道菌群利用膳食胆碱产生的氧化三甲胺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16 24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 17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学
- 18 皮质扩散抑制与偏头痛
- 19 经颅多普勒诊断卵圆孔未闭
- 20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窦反应的危险因素:回顾病例系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