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影响脑动静脉畸形发生发展的因素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先天性血管异常的基础上,血液动力学变化促进了血管构型重塑、出血及缺血性脑损伤,而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及其表达调控则可能在整个病程进展中起主导作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脑动静脉畸形的发ⅱ病机制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

    作者:赵明光;高永中 刊期: 2002- 02

  • 缺血性卒中OCSP分型研究进展

    英国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社区卒中调查研究的分型能准确预测缺血性卒中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可用于评估预后、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处理.该分型亚型的病因、病理生理均有差异,深入研究其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变化并开展动物实验对阐明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和临床处理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振东;黄如训 刊期: 2002- 02

  • 核因子κB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的作用

    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活性增高.活化的核因子κB促使黏附分子、即早基因和细胞因子表达,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始动机制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用抗氧化剂、酶阻滞剂或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及黏附分子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

    作者:田晔;万琪;王洪典 刊期: 2002- 02

  •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能帮助确定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临床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和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作者:满晓;冷珍璞 刊期: 2002- 02

  • 体温与人类卒中预后的关系

    动物实验表明,体温的变化可影响缺血性卒中后的死亡率.但对人类卒中,人们对体温与卒中预后关系的认识却相当有限.文章综述了国外有关研究结果,就体温对人类卒中预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进行了评价.......

    作者:陈立云;黄如训 刊期: 2002- 02

  • 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免疫机制,尤其是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性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和重视,而亚低温治疗则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的黏附、聚集和浸润,阻断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亚低温可能是通过抑制白细胞黏附分子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而起到上述效应的.......

    作者:吴桂昌;陆雪芬;徐恩 刊期: 2002- 02

  • 脑缺血缺氧后少突胶质细胞损伤

    文章介绍了脑缺血缺氧后少突胶质细胞选择性损伤的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阐明缺血性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的机制.选择合适的神经胶质细胞保护剂,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挽救缺血缺氧后脑白质区受损的少突胶质细胞,为防治缺血性脱髓鞘提供相关的治疗学依据.......

    作者:陈春富;郭述苏 刊期: 2002- 02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膜表面存在着许多糖蛋白,在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这些膜表面糖蛋白会发生分子构象的改变或数量重排,参与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相互聚集和与白细胞黏附等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文章就常见的几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特点、在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常用检测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作者:周立忠;张言镇 刊期: 2002- 02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诊断治疗

    卒中是所有工业化国家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在英国,一生中首次卒中的发生率估计为2.4/1000人年,所有类型卒中总的发生率高达20%~30%[2].......

    作者: 刊期: 2002- 02

  • 改善卒中的结局--一项进行中的研究

    卒中的本质是部分地剥夺一个人的肢体功能,如果无子女照顾,他只能依赖教区--乔治@艾略特自从乔治@艾略特时代以来,卒中的治疗已有了变化,但是对卒中结局的看法却并没有改变.轻微的卒中被老年人视为毁灭性的事件,严重的卒中则被视为是生不如死[1].......

    作者: 刊期: 2002- 02